第11章 聘礼新庄子(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任前夫哥送我当上皇太后》最新章节。

在郑叔沉稳的引导下,她开始仔细参观这座庄子。

庄子占地颇广,屋舍俨然,虽然有些陈旧,但收拾得干净整齐,田垄划分得笔直有序,只是整体透着一股简朴甚至可以说是清贫的气息。

郑叔一边引路,一边介绍道,庄子里之前养的猪,都是养肥后直接整猪卖给城里有长期合作的几家大酒楼,价格还算公道稳定。

而田里产出的粮食,除了按例上交国公府的部分定额外,剩下的都按照出力多少,公平地分给了在庄子上落户、辛勤耕作的佃户和老兵们,确保大家都能吃饱穿暖。

随着郑叔朴实却清晰的介绍,程妍逐渐了解到,这庄子上居住的,大多都是像郑叔这样,曾经在边关浴血奋战,最终因伤退役、却又无处可去、被谢瞻默默收留安置于此的退伍老兵。

他们中运气好些的,如郑叔,在庄子上成了家,娶了媳妇,生了儿女,算是扎下了根;但更多的,还是因伤残或贫瘠,至今孑然一身的光棍汉。

谢瞻便根据各人情况,安排了这些人在庄子上种地、养猪、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计,让他们能够自食其力,有尊严地活下去。

“将军仁厚,心系旧部,”

郑叔的语气里带着毫不掩饰的、深沉的感激,眼眶甚至有些微微发红,“给了我们这些在战场上丢了半条命、回来也干不了重活的残兵败将一个安身立命之所,一口安稳饭吃。

大家伙心里都清清楚楚,念着将军的大恩大德,平日里干活也格外肯下力气,绝不敢偷奸耍滑。”

程妍静静地听着,心中对谢瞻那个男人的了解,不由得又深了一层。

那个表面看起来冷漠疏离、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男人,内心却有着如此细致入微的考量和不为人知的仁厚一面。

他并非简单地施舍钱财,而是给了这些曾经为国奋战的伤兵们一个家,一份能够靠自己的双手挣得温饱的工作,维护了他们作为军人的最后尊严和骨气。

这份胸襟与担当,让她不由得心生敬意。

她没有打算改变庄子原有的、已被谢瞻建立起来的良性运作模式,那已是经过时间检验、最适合这些老兵的平衡。

她找到郑叔,直接而清晰地说明来意:“郑叔,我打算在庄子上建一个小作坊,需要您帮忙挑选一批可靠的人手。”

她详细说明要求,条理清晰:“需要挑选八名力气大、能干重活的,主要负责原料搬运、捣碎这些体力活;另外还需要八名手巧、心细、能做细致手工活的,最好是妇人或者手特别稳、有耐心的男子。”

同时,她抬手指向庄子东头那几间看起来还算完好、只是久未使用的空房,“麻烦您再找些人,将那三间挨着的空房彻底打扫、收拾出来,修补好门窗,作为日后作坊的厂房。”

郑叔听完,没有任何多余的疑问,只是干脆利落地抱拳应道:“少夫人放心,我这就去安排,保证今天之内把人手和房子都给您备齐!”

行动力十足,毫不拖泥带水。

果然,不到一个时辰,郑叔的大儿子,一个名叫郑大来、同样身材魁梧、面相憨厚的年轻汉子,就将今日庄子上宰杀猪获得的、还带着血丝和体温的新鲜胰脏,用一个大木盆装着,稳稳地搬到了左边第一间已经打扫得干干净净、窗明几净的房子里。

那股特有的、浓烈的腥臊气味瞬间弥漫开来,充斥了整个房间。

程妍对此早有预料和准备,她面不改色,将连夜整理、反复推敲好的“香块”详细制作流程和关键步骤,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教给了被郑叔特意安排来学习的郑婶儿和他们的女儿郑念儿。

郑婶儿是个手脚极其麻利、面容和善中带着精明的妇人,一看便是持家好手;郑念儿则是个十五六岁、眼神灵动、透着股机灵劲儿的小姑娘,学得格外认真,不时提出一些切中要害的问题。

在来庄子之前,程妍曾特意问过谢瞻,庄子上哪些人最为可靠可用。

谢瞻当时只抬眸深深看了她一眼,语气平淡却笃定地回了句:“庄子上的人,都能用。”

此刻,亲眼见到郑叔一家的办事效率和对谢瞻毫无保留的忠诚,程妍完全明白了这句话背后沉甸甸的分量和毫无保留的信任。

这些经历过血与火洗礼、被谢瞻以诚相待、妥善安置的老兵及其家眷,他们的忠诚度毋庸置疑,远非外面随意雇佣的仆役可比。

因此,程妍在教授技艺时,丝毫没有藏私的想法,准备将来这香块的生产制作,全权交给庄子上这些可靠的人来负责。

她相信他们的品性和能力。

但这样一来,之前她简单设想的、按日或按月支付固定工钱的方式,就显得不太合适了,既无法充分激励大家的积极性,也显得有些生分。

她略一思忖,心中有了新的计较。

她把刚刚安排好人员、额上还带着细汗的郑叔叫到临时收拾出来、作为办公和休息用的简陋书房,神色认真地提出了新的想法:“郑叔,关于这作坊的工钱结算,我有个新的想法,或许可以试试看,叫做‘分成’。”

“分成?”

郑叔黝黑的、布满风霜痕迹的脸上露出了明显的困惑神情,这个陌生的词汇显然超出了他以往的认知,“少夫人,这是什么意思?老汉不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