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灾后巡视与建设(二)(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开局手搓金乌,这大明画风不对啊》最新章节。

张潇一耐心安抚了周围激动的人群,又详细询问了几户人家的受损情况。

这才继续趟着泥泞视察。

目光所及,有人因劫后余生而庆幸,有人因财产尽失而低泣,更有不少人面露茫然,望着家园方向发呆。

在天灾面前,众生皆如浮萍。

她的脚步在一处略微僻静的角落停下。

只见一位老翁独自跪在地上,面朝被洪水吞噬的田地方向,佝偻的背影充满了难以言说的悲怆。

他并未嚎啕大哭,只是肩膀微微颤抖,无声的哀伤,比周围的哭声更令人窒息。

张潇一心中一沉,以为老人痛失亲人,缓步走近,正欲出言安慰。

却见那老翁双手捧着一抔泥土,举到眼前,嘴唇哆嗦,最终发出一声压抑到极致的呜咽,浑浊的老泪滚落,滴入手中的泥土里。

“没了……全没了啊……”沙哑破碎的声音带着颤音。

他对着手中的泥土喃喃自语,仿佛在质问,又像是在诀别,“刚播下的种……才冒出那么点青苗苗……盼着明年开春全没了……这地还能活吗?”

他抓着那把泥土,望向远方,眼中是浓得化不开的绝望与眷恋。

张潇一沉默地站在一旁,心中大为触动。

在现代,城市是主体,土地更多意味着房地产价格或公园绿地,她或许理解“家园被毁”的悲伤,却很难真正体会这种与土地血脉相连,视土地为根本,为一切希望所在的浓厚情感。

她想起之前的秋分时节,百姓举行了庄重的祭祀仪式,感谢土地爷的恩赐,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人们“咬秋”尝新,分享丰收的喜悦,所有的征兆都预言着明年是一个硕果累累的丰年。

谁能想到,转眼间,希望便被无情洪水碾得粉碎。

对于老人而言,那不仅仅是一块地,还是他祖祖辈辈耕耘的心血,是他一家人活命的根本,是他全部的希望与未来。

张潇一静静的眺望远方那片深浅不一的灰色土地。

这到底发生了什么?

洪水退去,留下的应是淤泥,即便板结或肥力流失,颜色也不该是这样的灰色。

正凝神思索间,手腕上的星灵玉简微微震动。

她心念一动,一边继续迈步巡视,一边将意念沉入玉简之中。

消息来自神殿情报司的汇总,内容令她神色骤然凝重起来。

此次突发性强降雨及引发的洪涝灾害,范围竟远超她的想象。

并非仅限于陕西关中一带,而是在同一天内,几乎席卷了整个大明!

长江、黄河、淮河等诸多流域同时告急,决口、溃堤之处不胜枚举。

沿海地区亦未能幸免,竟同期遭遇了凶猛的海啸侵袭,港口摧毁,沿海村镇尽成泽国。

大明朝廷此刻已是焦头烂额,各地求救文书雪片般飞往京师,百姓死伤及财产损失根本无法估量。

张潇一的心沉了下去。

关中一带的暴雨,尚可用气象学上的冷暖气流剧烈交锋来解释,但全国范围内,乃至沿海同期爆发如此极端灾害,这覆盖面积之大、灾害类型之同步,已完全超出了正常的气候现象范畴。

一个惊人的猜测在她脑中浮现:这恐怕不仅仅是全国性的事件,极有可能是一场全球性的巨变!

她立刻向神殿发出指令:“即刻派遣部分具备远航能力的飞行灵兽,分头前往欧洲、美洲、非洲等地勘查情况,重点记录当地气象、地质异常及灾情,速将情报传回!”

指令刚发出,工部也传来了回音。

正是关于她之前质询土壤问题的初步勘察报告。

工部回复:经初步试验,被淹后留下的灰色土壤,仍可种植作物。

但作物长势明显稀疏,预估产量将大幅削减,且土壤本身蕴含的生机活力远不如水淹之前。

已派遣撅地蚯和澜霆冰蛟深入探查,均未发现明显的异常能量残留或地质结构改变。

“未发现异常?”张潇一皱起眉头,工部的报告几乎等于什么都没说。

既无法解释土壤变灰的原因,也拿不出有效的改善方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