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大明这把刀啊(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开局手搓金乌,这大明画风不对啊》最新章节。

“呼啦啦——”

一只足下系有密信的云笺雀,振翅疾飞扑向京城。

温体仁坐在高椅上摩挲着扳指,看向鸟雀消失的方向,面色晦暗不明。

那日在玲珑亭中,心乱如麻,只顾着应对神尊雷霆手段,无暇细思。如今细细琢磨,才愈发觉得神尊给他挖的坑,深不见底。

“罢了……”温体仁长叹一声。

既已决定站在道场这边,做了这把刀,自然要向上位展现刀的顺手好用。

神尊要的是结果,他便要给一个结果,一个漂漂亮亮、足以证明他价值的结果!

至于未来结局……事已至此,唯有向前,方有一线生机。

只可惜,此番一动,他在朝中苦心经营的部分暗线,怕是要彻底暴露在阳光之下了。

数日后,紫禁城,皇极殿。

早朝的钟磬余音尚在梁间萦绕,大殿庄严肃穆。

崇祯帝高踞龙椅,冕旒下的面容带着挥之不去的疲惫与阴郁,邪祟频发,流寇肆虐,外加金兵叩关,桩桩件件压得他喘不过气。

早朝又是一阵无意义的拉扯,他烦躁的扫视殿下的大臣,衮衮诸公,蟒袍玉带,鹄立丹墀之下。

可这些道貌岸然之徒嘴上挂着为国为民,却连银子也不愿捐多少,如今辽东战事未了,国库空虚,急需银两……

就在例行的奏对接近尾声时,一位身着绯袍的监察御史,手持笏板,深吸一口气,猛地跨步出班。

“启奏陛下!臣有本奏!”

崇祯眼皮微抬,不耐道:“讲!”

御史躬身,语带急切:“近日江南、山东等地,市井坊间突然有恶毒民谣传出,肆意诬蔑太一神尊,称其为祆邪假扮,更妄言神尊显世乃祸乱之兆,此等流言,荒谬绝论,其心可诛!”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拔高,痛心疾首:“陛下!神尊扫荡邪祟,安靖一方,此乃天下共睹之功。今邪祟肆虐,九州动荡,朝廷依仗神尊之处正多。”

“若神尊因我大明境内放纵此等污蔑而心生恶感,迁怒于朝廷,甚至……甚至不愿再出手剿灭邪祟,庇护我大明子民,则天下危矣、社稷危矣!”

“臣斗胆请旨,应立即严饬各地,追查谣言之源,严惩造谣传谣之徒。以安神尊之心,以定天下之危!”

他话音方落,队列中立刻有数名官员齐刷刷出列,躬身附和:

“臣附议!左御史所言极是。此等流言,包藏祸心,意在挑拨神尊与朝廷、与万民之关系,必须立刻掐灭,以儆效尤!”

“陛下,此谣不啻于火上浇油,自毁长城。若不严加禁绝,恐酿成大祸。”

“臣附议!应即刻行文江南、山东督抚,命其严厉查禁此谣,捉拿首恶!”

“陛下!邪祟肆虐,非神尊之力不可制。若因流言蜚语寒了神尊之心,致使神尊袖手,则我大明亿兆黎民,将尽陷祆邪之口!此非危言耸听,实乃迫在眉睫之祸!”

“臣恳请陛下即刻下旨,严查流言源头,严惩造谣传谣者,以正视听,亦向神尊表明我大明朝廷之诚意!”

“陛下……”

朝堂之上,齐哗哗地站出一多半的人,无论是畏惧道场力量,还是已被温体仁等人串联,亦或是出于自身对邪祟的恐惧,此刻都纷纷点头,出言附和。

一时间,要求严惩流言、安抚神尊的声音占据朝堂主流。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买账,一位老臣,须发皆白,颤巍巍出班。

“陛下,老臣以为,左御史言过其实。民间歌谣俚曲,自古有之,不过是无知小民茶余饭后的闲谈,何须如此大惊小怪,动辄以‘祸乱天下’论之?”

“太一神尊行止,确有诸多令人费解之处,且不说插手凡间之事,擅自圈地,改田亩祖制,倡行女学,废黜良贱之别,此等种种,哪一样不是悖逆千年礼法纲常?民间有所非议,也是情理之中,朝廷若因此便兴大狱,严刑峻法,岂非堵塞言路,寒了天下士林之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