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残阳如血(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清朝小说集》最新章节。
康熙点点头,心中稍安。至少太子并未因病糊涂,仍保持着应有的谨慎。
“朕不会让你去蒙古。”康熙语气坚定,“你是我大清未来的希望,无论如何,朕都会护你周全。”
胤礽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但随即隐去。“儿臣明白。只是,父皇是否考虑过……背后之人?”
康熙心头一震。他没想到太子会如此敏锐。果然,这些年的教导没有白费。
“你有何想法?”康熙试探道。
胤礽犹豫片刻,低声说道:“儿臣只是觉得,此事或许并非蒙古单方面提出。若有人借机挑拨,其用心不可不察。”
康熙深深看了他一眼,没有接话。他知道,太子已经察觉到其中的异常。但此刻还不是摊牌的时候。
送走太子后,康熙再次来到御花园。那株海棠依旧静静伫立,仿佛在等待什么。他蹲下身,仔细查看海棠根部的泥土,果然发现更多被翻动的痕迹。
“皇上。”一道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康熙转身,见是李德全。“查到什么了?”
“回皇上,慈宁宫确实有信鸽频繁往来,且大多飞往西北方向。”李德全压低声音,“另据守陵人透露,去年修缮梓宫时,孝庄太后曾亲自到场,并带走了几件陪葬品,其中包括那枚蓝玉扳指。”
康熙握拳,指甲深深嵌入掌心。他已经可以确定,孝庄与太子中毒一事脱不了干系。但为何?她究竟想要什么?
就在此时,一阵风吹过,海棠花瓣纷纷扬扬飘落。康熙的目光落在地上,忽然发现一片花瓣背面似乎沾着什么东西。他拾起一看,竟是细小的字迹。
“若想保全太子,三日后午时,乾清宫密室见。”寥寥数语,却让康熙心头一凛。
这是孝庄的笔迹。
三日后,康熙如约来到乾清宫密室。室内昏暗,只有桌上一盏油灯摇曳着微弱光芒。孝庄坐在阴影中,神情莫测。
“皇祖母找朕何事?”康熙直截了当地问。
孝庄笑了笑,将一封信推到他面前。“打开看看。”
康熙拿起信,快速浏览内容,脸色逐渐阴沉。信中详细记录了太子监国期间的一些不当举措,以及几位重臣对太子不满的言论。最后,还附有一份名单,上面列满了支持太子的官员姓名。
“这是什么意思?”康熙冷冷问道。
“意思是,”孝庄站起身,目光如炬,“如果太子继续留在京城,迟早会引发更大的动荡。不如顺水推舟,让他去蒙古,既能化解危机,又能为大清争取盟友。”
康熙咬牙:“所以你就用毒药威胁朕?”
孝庄叹息一声:“皇帝,老身不过是想为大清谋一个更好的未来。你年轻时也曾做过类似的决定,难道不明白吗?”
康熙攥紧拳头,内心挣扎不已。一方面,他无法容忍孝庄以这种方式逼迫自己;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承认,她的话并非毫无道理。
“朕需要时间考虑。”最终,康熙沉声说道。
孝庄点点头:“老身给你三天。三天后,若无答复,这份信就会出现在蒙古使者的手中。”
离开密室后,康熙独自站在乾清宫外,仰望夜空。星河璀璨,却照不亮他心中的迷雾。他突然意识到,这场权力的游戏,远比他想象的更加残酷。
接下来的三天,康熙彻夜未眠。他反复权衡利弊,试图找到两全其美的办法。然而,无论怎么选择,都注定要付出代价。
第三天清晨,康熙终于做出决定。他召集群臣,宣布将派遣使团前往蒙古商谈和亲事宜,但并未明确提及太子。
与此同时,他暗中布置了一场针对孝庄的调查。他需要证据,证明她不仅涉及太子中毒事件,还与蒙古使者勾结。
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