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发自内心的愉悦(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逆天改命祁同伟,无限进步!》最新章节。

赵立春和钱丰交换了一个眼神,两人不约而同地露出会心的笑容——祁同伟这小子真是走运。

连两位重量级人物都对他青睐有加,看来前途无忧了。

祁同伟正色道:“请领导放心,西方列强始终对我们虎视眈眈,这点我时刻谨记。”

西北虎闻言笑道:“说得对,你还在华东论坛发表过警示文章,我特意拜读了你的《大国崛起》。”祁同伟认真解释:“西方国家和个人不能混为一谈。”

“我的合作伙伴虽然爱国,但更看重利益。”

“美利坚作为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运作的理解比我们深刻。”

“我从不与他们争论制度优劣,事实上我们根本不谈这个话题。”

西北虎饶有兴致地问:“那你们谈什么?”

祁同伟笑道:“当然是赚资本主义的钱。”

西北虎一愣:“此话当真?”

祁同伟收起笑容:“千真万确。”

“您若感兴趣,改天我可以详细汇报。”

赵立春暗自捏了把汗,同伟这也太敢说了吧?

西北虎行程紧凑,哪有时间听这些?

不料西北虎兴致勃勃:“松江知府提起过,你对西方有独到见解。”

“老同志说得在理。”

“务必给我讲讲,今天说不完,改日到京城继续。”

祁同伟爽朗一笑:“一定。”

“领导垂问,我定当倾囊相告。”他看了看手表,

“哟,到饭点了,不如移步食堂?”

“正好请您检验我们手机厂的伙食。”

“不瞒您说,鹰酱客户就是在食堂谈成的!”

望着排队就餐的工人们,西北虎脸上浮现欣慰的笑容,老人家最爱看这热火朝天的景象。

“这些工人以前都是务农的?”

薛向阳连忙解释:“多数是的,这个厂子还是高知府向省里争取来的。”

祁同伟适时递了个眼色,高育良会意道:“吕州以农立市,大型工业企业受限,我们要严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

“但农民增收需要就业机会,外出打工不如就近工作,幸亏丰收集团办了手机厂,我就向省里打了报告。”

“省里很支持,这个项目就落地了。”

西北虎追问道:

“为何不能发展大型工业?”

高育良一时语塞,祁同伟从容接话:“我们是农业大市,工业基础薄弱。”

“工业不是建个厂那么简单。”

“需要完整的产业链配套。”

“建个大厂容易,但要发挥最大效益,就得配套上百家中小企业。”

“吕州目前不具备这个条件。”

“再者,我们重点解决农民就业,不是培养产业工人。”

“现阶段农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华东地区还算好的。”

“换作其他地方,情况更不乐观,这是现实制约。”

“我们只能另辟蹊径,手机组装厂就是这个思路。”

“真正的研发中心设在汉东其他工业城市。”

西北虎颔首:“基层工作不易,你们费心了。”

祁同伟谦逊道:“分内之事。”

“有省里统筹,市里支持,我们工作才有底气。”

西北虎赞许道:“汉东省的干部很务实。”

在场领导们纷纷露出欣慰的笑容。

高育良暗自松了口气。

方才祁同伟给他创造的表现机会,起初还暗自欣喜。

没想到刚说两句就被问住。

幸亏祁同伟及时解围。

此刻退居一旁,听着祁同伟与领导对答如流,不禁心生惭愧。

自己这是沾了学生的光啊。

这座工厂由祁同伟一手创办,项目立项也是他亲自跑下来的。

赵立春和钱丰默默站在西北虎身后,两位领导始终面带微笑。

祁同伟虽然没直接提及他们,但每件事都在彰显他们的支持。

小祁同志确实值得信赖。

西北虎环顾四周问道:“像这样的食堂总共有多少?”

“一百个。”祁同伟不假思索地回答,”今天带您参观的是离办公楼最近的一个。

考虑到用餐秩序,您的随行人员被安排在其他餐厅。”

“每个餐厅能容纳五百多人同时就餐,必须实行错峰用餐制度。”

“否则场地根本周转不开。”

西北虎赞许地点头:“考虑得很周到。”话锋突然一转,”这些从田间地头走出来的农民,适应工人身份了吗?”

祁同伟轻松地耸耸肩:“比预想中顺利得多。”

“流水线作业看似轻松,其实强度不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特别是连续工作两个半小时后,任谁都会感到疲惫。”

西北虎略显诧异:“两个半小时?”

“工作两个半小时休息十五分钟。”祁同伟解释道,”长时间高度集中注意力反而影响效率,我们提倡张弛有度的工作节奏。”

西北虎若有所思:“很合理的安排。”

祁同伟继续补充:“流水线作业最考验人的不是体力,而是耐性。”

“要说优势,无非是不用风吹日晒。”

“起初工人们确实不太适应,但养成习惯只要二十一天。

不到一个月,他们就能成为合格的产业工人。”

“现在个个都是熟练工。”

西北虎望着来来往往的工人笑道:“看得出来,大家气色都不错。”

祁同伟压低声音:“您要是三个月前来,还能看到面黄肌瘦的。

在我们这儿工作满三个月,哪还有营养不良的?”

“作息规律加上营养均衡,自然容光焕发。”

西北虎打趣道:“看来你们食堂的伙食很讲究。”

祁同伟毫不谦虚:“待会儿您亲自尝尝就知道了。”

西北虎顿时来了兴致。

这位见多识广的老人,一眼就能辨出真假。

工厂里十八岁到五十岁的工人都有,年轻面孔上的朝气藏都藏不住。

但他们脸上的笑容不是强挤出来的,而是发自内心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