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戒指沉底的时候(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荆棘中的常春藤》最新章节。
电脑屏幕的蓝光在林野眼下投出浅青的阴影,她第17次点击播放键。
耳机里的潮汐声先漫上来,混着纸船擦过水面的细碎响动,接着是周慧敏那句被风声揉碎的"对不起"。
但这一次,在戒指落水的"叮"之后,她捕捉到极轻的"咔"——像旧木匣的铜锁突然弹开,又像多年前她藏在床底的日记本被母亲扯断锁扣时,那声脆响的反响。
林野摘下耳机,指腹抵着心口。
那里的荆棘印记已褪成淡粉,摸上去像块被晒软的糖霜。
她想起上周江予安在心理学课上的话:"当象征物完成使命,创伤才能真正沉降。"那时他站在讲台上,白衬衫袖口卷到小臂,粉笔灰落在手背,"就像你总把痛苦揣在口袋里,某天突然发现口袋破了个洞,东西漏出去了——不是消失,是终于能不再攥着。"
她点开剪辑软件,鼠标在时间轴上精准定位到"咔"的位置。
湖面的风声被压成背景,母亲的呢喃被调得更清晰,最后以戒指落水的"叮"收尾。
导出时,文件名自动跳出来:《沉没许可证》。
"我允许你走了,那不分我。"她对着电脑轻声说,发布键按下的瞬间,手机在桌角震动——是声音剧场的推送提醒,有读者留言:"像在听一颗沉到湖底的星星,终于不发光了,却把湖水映亮了。"
书房的落地灯投下暖黄光晕,林野起身时膝盖撞翻了椅垫,棉絮从破口钻出来,像团未散的云。
她弯腰去捡,目光扫过客厅角落的储物柜——深棕漆面早没了光泽,锁扣上还留着她初中时用圆规刻的"逃"字。
打开柜门的瞬间,樟脑味裹着旧纸的霉味涌出来。
最上层整整齐齐放着二十几个红绸奖状盒,她数过的,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二,每年两张数学竞赛一等奖。
抽开盒盖,硬卡纸边缘硌得指尖生疼,背面的红笔批注还新鲜得像刚写的:"可再细心些步骤不完美怎么能错最后一题"。
林野的指甲掐进掌心。
从前每次翻这些奖状,她都能听见周慧敏的声音:"别得意,这才哪到哪";能看见自己站在领奖台,奖杯在阳光下刺得眼睛疼,可母亲坐在观众席第一排,眉头始终没松开过。
但这次,她没把盒子推回去。
她找出裁纸刀,沿着奖状边缘剪下指甲盖大小的碎片——烫金的"林野"被裁成半截,"一等奖"的"一"只剩横。
碎片在桌面堆成小山时,她突然笑了,想起初中美术课拼贴画作业,那时她把所有不及格的素描都剪成雪花,贴在教室后窗。
拼贴板是从江予安那里顺来的,他总说"旧画框比新的有故事"。
林野用镊子夹起碎片,红色的、金色的、带着批注的边角,慢慢拼出一个穿蓝白校服的女孩。
她低头,笔尖正从纸面滴落红墨,像朵开在胸口的花。
画框背面,她用黑色记号笔写:"她不是为你而活。"最后一个"活"字拖得老长,墨水流成小尾巴,像在奔跑。
周慧敏来的那天,林野正蹲在地上粘最后一片碎片。
敲门声很轻,像片叶子落下来。
开门时老人手里提着保温桶,盖子上沾着米粒——是她最擅长的排骨藕汤,林野大学时每周能收到三次,直到她在电话里喊"我现在闻到藕味就想吐"。
"来看看。"周慧敏往屋里探了探头,目光落在书桌上的拼贴画。
她的手指突然抖起来,保温桶在玄关柜上磕出闷响:"这是......谁?"
林野直起腰,膝盖传来钝痛。她走过去,站在老人身边:"我。"
周慧敏的指尖悬在画中红墨滴的位置,像不敢触碰烫的东西。"我小时候......"她突然开口,声音像从很旧的磁带里放出来,"也得过作文奖。"
林野的呼吸顿住。
这是母亲第一次主动提起过去。
她想起上周整理老相册时,在抽屉最深处翻到的泛黄奖状,"市小学生作文比赛二等奖",照片里扎羊角辫的女孩笑得很亮,名字是"周慧敏"。
她没追问,只是从茶几抽屉里抽出一张白纸,递过去:"那你现在写一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