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我给她留了擦不掉的字(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荆棘中的常春藤》最新章节。
林野蹲在剧场后台的纸箱堆里,指尖抚过"社区巡展"的标签贴纸。
纸箱边缘的硬纸板蹭得她虎口发疼,像小时候周慧敏捏着她手腕教写"林"字时的力度。
她数到第七个箱子时停了手——那是装《反写》装置的,纸条上密密麻麻的字迹在箱缝里若隐若现,像无数双欲言又止的眼睛。
"要留的黑板擦过三遍了。"江予安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带着博物馆修复文物时特有的轻缓。
他手里拎着玻璃柜的密封胶条,腕骨在灯光下泛着青白,"旧板的霉斑用软毛刷刷过,新板的木纹补了清漆。"
林野抬头,看见他衬衫第二颗纽扣没系,露出锁骨处淡粉色的疤——那是他十六岁替醉酒父亲收拾碎酒瓶时划的。
她忽然想起昨夜整理装置时,他摸着《反写》里那张白发观众的纸条说:"这些声音不该只在剧场里响。"此刻他眼尾沾着胶渍,倒像把那句话揉进了生活的褶皱里。
"新板立在空厅中央。"林野站起来,膝盖的牛仔裤蹭响纸箱,"旧板封进玻璃柜,像......"她顿了顿,喉结动了动,"像封一本写满批注的旧书。"
江予安把胶条放在她脚边,指腹轻轻碰了碰她手背:"需要我去接阿姨吗?"
林野的心跳漏了一拍。
周慧敏现在住在郊区养老院,护工说她最近总把洗脸毛巾叠成教案本的形状,看见钢笔就往袖口藏。
但三天前通电话时,她忽然清晰地念出"林野"两个字,尾音拐了个弯,像小时候听写错误时的纠正调。
"八点整。"林野摸出手机看时间,屏幕光映得她眼窝发青,"仪式主题是'我给母亲留一句话'。"她指向靠墙的新黑板,上面用粉笔写着:"妈,我不会再等你批注了。"字迹边缘有些毛糙,是她凌晨三点手抖着写的,"落款留了空白,等现场补。"
江予安的拇指在她手背上画圈:"她可能不记得你是谁了。"
"可她还记得怎么读错我的名字。"林野笑了,眼角细纹里泛着水光,"上周去看她,她盯着我身份证念'林也',和我十二岁偷改户口本那天一模一样。"
剧场的老式挂钟敲响八点时,门轴发出绵长的"吱呀"声。
周慧敏扶着江予安的胳膊进来,藏青毛衣的袖口磨出了毛边,却整整齐齐别着枚塑料蝴蝶胸针——那是林野小学手工课做的,二十年前被她骂"歪歪扭扭"扔进垃圾桶。
林野的呼吸突然急促,心口的荆棘纹身像被温水泡开了,细微的痒沿着肋骨漫上来。
她看见母亲的目光扫过观众席,扫过《反写》装置,最后定在新黑板上。
老人的瞳孔慢慢收缩,像有人往深潭里扔了块石子,荡开一圈圈模糊的涟漪。
"妈。"林野开口,声音比想象中稳,"我写了句话给你。"
周慧敏的手指抠住江予安的手腕,指节发白。
林野这才注意到她指甲盖泛着青,像冬天冻久了的胡萝卜。
她拿起粉笔,走到黑板前,空白处的粉笔灰簌簌落在她运动鞋上——那是双白色的旧鞋,鞋尖沾着去年写《荆棘摇篮》时打翻的咖啡渍。
"我女林野,"粉笔划过板面的声响像极了小学教室的早自习,"生于1999年,怕错,故逃;怕弱,故刚;爱而不得法,非不爱也。"最后一个"也"字拖得很长,粉笔在"法"字右下角断成两截。
她转身时,周慧敏正盯着黑板上的"林野"二字,喉结上下滚动,像在吞咽什么。
林野把断成两截的粉笔递过去,指尖触到母亲掌心的茧——和二十年前打她耳光时一样粗糙,却没了当年的烫。
"现在,换你写我。"
周慧敏的手悬在黑板前,像片被风卷着的枯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