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她烧过的情书会说话(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荆棘中的常春藤》最新章节。
在家中的鞋盒底层,发现一张她初二数学满分试卷,背面写着“这次没挨骂,是因为我没炫耀”;家长会签到表上,“林野母亲”四个字被指甲反复抠划,几乎破纸;手机回收站里,藏着一条删了又写的短信草稿,收件人是——她小学班主任的号码,内容只有三个字:“她很棒。”
每一件物品都在低语。
它们不属于争吵、责骂或控制,而是另一种更深的痛:试图温柔却不得不挥刀自伤的挣扎。
夜幕降临前,林野坐在书桌前,将那些信物一一摊开。
她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只知道这些沉默的碎片正召唤她进入某个从未开启的迷宫。
而她的金手指,已在心口隐隐震颤,如同预知即将到来的潮汐。
深夜,林野将那些信物一一铺在书桌中央。
台灯的光晕圈住这片沉默的战场——半幅烧焦的校服、那张被指甲抠烂的签到表、推荐表上母亲工整却颤抖的签名,还有手机里反复删改的短信草稿。
她闭上眼,指尖轻触校服残片,心口骤然一紧,荆棘纹身如苏醒的藤蔓般抽搐起来。
“开始吧。”她低声说,像是对自己,也像对某个藏在世间深处的人承诺。
金手指启动的瞬间,世界塌陷成一条幽暗长廊。
她看见五岁的自己踮着脚,举着一幅蜡笔画冲向厨房里的母亲:“妈妈你看!我画了我们一家人!”可下一秒,那张熟悉的脸冷若冰霜:“收起来,别烦我,我现在没空。”声音像刀,割裂了童年最柔软的一角。
林野猛地喘息,冷汗滑落额角——这不是她的记忆,是周慧敏的视角。
她看见母亲攥着锅铲的手在抖,眼角泛红,却硬生生把那句“画得真好”咽了回去。
画面突转。
冬夜,电话亭外雪花纷飞,年轻的周慧敏缩着肩膀,声音压得极低:“李老师……她真的喜欢跳舞,能不能通融一次?名额的事……我不想让她知道是我求的。”她说完深深鞠躬,哪怕对面早已挂断。
林野心头一震——那是她从未参加过的舞蹈班选拔,母亲竟独自走过风雪去恳求。
又一阵刺痛袭来。
镜前,三十岁的周慧敏对着玻璃练习表情:“软弱是毒药,我不能让她中毒。”她一遍遍重复,“你要坚强,你要赢”,语气从生涩到冰冷,仿佛在说服别人,更像在杀死自己的一部分。
林野猛然睁眼,呼吸紊乱。
泪水未落,心口却像被千针穿刺。
她不知何时已蜷缩在地,手中仍紧攥着那张推荐表。
窗外月色惨白,映出她扭曲的倒影。
门轻轻开了。
江予安站在门口,眉心微蹙。
他本是来看她是否按时服药,却见她面色灰白,瞳孔失焦。
“林野?”他蹲下身,试探唤她名字。
她抬头,眼神空茫,脱口而出:“妈,我今天没哭。”
江予安动作一顿。
他没有纠正,只是静静注视她,记录下这一刻生理数据的异常波动——脑电波紊乱,心率骤降,如同创伤回溯的典型症状。
但他没问,只默默替她盖上毯子,收拾散落的物品。
三天后,《静默回响》完成。
她把所有拓印的文字编排成册,装进牛皮纸信封,匿名寄往一个从未回复过的邮箱——那是母亲早年申请心理援助时留下的旧地址。
第四日清晨,阳光斜照进玄关。林野推开门,脚步顿住。
一双崭新的棉拖静静躺在地上:浅粉色,小兔耳朵,鞋底还贴着标签。
这是她小学三年级时央求过无数次的款式,因停产早已绝迹。
她蹲下,指尖抚过绒毛,温软得像一段被遗忘的梦。
金手指忽地轻颤,一股极细微的情绪残响渗入皮肤——
一行字浮现脑海:
“我记住了你每一样喜欢的东西。”
她没哭。
可心口那道灰痕,竟轻轻一跳,仿佛尘封多年的锁,终于听见了钥匙转动的声音。
当晚,她在日记本写下一句话:“原来伤害我的人,也曾跪在别人的规则前求饶。”合上本子时,目光落在王桂香临别前塞给她的地址条上:东城区筒子楼3栋5号,李婉如。
她说,这个人,或许知道你妈为什么变成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