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不指名道姓(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悟性逆天,云爆白象》最新章节。

一些原本支持林舟路线的人,此刻也陷入了沉思。

他们不得不承认,钱副主任的话,虽然听起来有些偏激,但……确实说到了他们的痛处。

那种无力感,那种落差感,是真实存在的。

而钱副主任的几个盟友,则适时地露出了赞同和钦佩的神情,有人甚至带头轻轻鼓了两下掌,虽然掌声稀稀拉拉,但在寂静中却格外刺耳。

匕首已经出鞘,寒光凛冽。

它没有直接刺向林舟的身体,却精准地对准了他所有工作的立足之本——那条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务实的、以民为本的发展路线。

钱副主任,正试图利用整个民族仰望星空时的失落,来斩断这条路线的根基。

会议桌上,茶水的热气袅袅升起,在肃杀的空气中,扭曲、消散。

一场无声的、却可能决定龙国未来走向的风暴,已然成型。

风,起于青萍之末。

钱副主任在内部会议上投下的那颗“精神炸弹”,其真正的威力,并不在于当场说服了多少人,而在于它精准地引爆了早已埋藏在社会,尤其是知识分子阶层心中的那份集体焦虑。

会议结束后的第三天,龙国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科学与前沿》的最新一期刊登了一篇署名评论文章,标题引人深思:《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我们时代的科学使命再思考》。

文章的作者,是国内一位德高望重的理论物理学家,严教授。

严教授一向以治学严谨、不涉派系纷争而着称,在学术界拥有极高的声誉。

他既不是“经济派”的成员,也与林舟的团队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他的中立立场,让这篇文章的分量显得格外沉重。

文章的笔触极为巧妙。

它没有指名道姓地批评任何人或任何项目,通篇充满了哲学思辨和对科学精神的探讨。

文章开篇,严教授饱含深情地回顾了人类文明史上,那些由好奇心驱动的伟大发现——从哥白尼的日心说,到伽利略的望远镜,再到牛顿的万有引力。

他指出,正是这种对未知世界、对头顶星空的无限向往,才构成了科学发展的最原始、最强大的驱动力。

“科学的使命,不仅仅是解决我们脚下的问题,”严教授在文章中写道,“更在于拓展我们文明的边界,回答那些关于‘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的终极问题。

一个只懂得低头拉车,却忘记了抬头看路的民族,即便走得再稳,也终将迷失方向。”

紧接着,他话锋一转,将笔触拉回到了当下。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的国家在应用科学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系列关乎民生的技术难题正在被逐一攻克。

这无疑是伟大的成就,值得我们每一个人为之自豪。

然而,在欣喜之余,我们是否也应该冷静地反思:我们的科技规划,是否缺乏了那么一丝更高远的雄心?我们是否在过分沉迷于‘解决问题’的满足感中,而忽视了‘提出问题’的勇气?”

“当大洋彼岸的对手,已经将‘登陆月球’这样看似天方夜谭的梦想,作为国家意志强力推进时,我们听到的,更多的是关于成本的计算、技术的风险、以及资源分配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