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星辉的橄榄枝(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最新章节。

第一百四十六章 星晖的橄榄枝

决赛前一周的午后,“心域”团队收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邀请——星晖科技中国区研发部希望与他们进行一次非正式交流。

邮件是直接发送到徐卓远校邮箱的,措辞专业而克制,但字里行间透出的重视程度让两人都感到些许意外。

“李铭先生的助理发来的。”徐卓远将笔记本电脑转向封瑶,“他们想在下周三下午,也就是决赛前三天,安排一个两小时的会谈,地点在星晖北京的体验中心。”

封瑶仔细阅读着邮件,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星晖科技,这个在前世与她遥不可及的名字,如今竟主动向他们——两个尚未毕业的大学生——抛出了橄榄枝。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分析:“说是非正式交流,但选在决赛前,恐怕不只是简单的‘了解项目’。”

“试探实力,评估潜力,或者...”徐卓远沉吟片刻,“为可能的投资或收购做前置考察。”

“收购?”封瑶微微睁大眼睛,“我们还只是个学生项目啊。”

徐卓远摇头:“别忘了,星晖一直在布局教育科技和心理健康赛道。‘心域’的核心算法和用户体验设计,恰好切中了他们正在探索的方向。而且...”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深邃,“学生项目有时反而更受青睐——成本低,创意新,团队可塑性强。”

封瑶陷入沉思。前世,“心域”止步于校内竞赛,从未有机会接触到这种级别的科技公司。这一世,一切都不同了。她想起周昀提到的李铭与徐父可能的交集,决定不再犹豫:“卓远,我记得徐伯伯是不是和李铭先生有过一面之缘?”

徐卓远略显惊讶:“你怎么知道?”他回忆片刻,“确实,三年前父亲去美国参加人机交互顶会时,与李铭先生同在一个圆桌论坛,后来还有过一次深入的私下交流。父亲很欣赏他的技术远见。”

“那么,”封瑶眼神明亮,“也许我们可以请教一下徐伯伯,关于如何更好地与星晖团队交流。不是走关系,而是了解他们的技术价值观和关注点。”

徐卓远凝视着封瑶,眼中满是欣赏:“瑶瑶,你总能想到那些被忽略却至关重要的细节。”他立刻拿出手机,“我现在就给父亲打电话。”

与徐文渊的通话开了免提。听完他们的想法,徐文渊的声音带着欣慰:“李铭是个技术理想主义者,他欣赏的不是花哨的功能,而是技术解决真实问题的深度和优雅。他特别厌恶为了创新而创新的伪需求。你们要突出‘心域’如何切实帮助用户理解和管理情绪,而不是堆砌技术参数。”

挂断电话,两人相视而笑,心中都有了方向。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投入了更加紧张的准备中。封瑶负责梳理项目的核心价值主张和用户故事,徐卓远则专注于技术架构的清晰表达。他们不再将这次会面视为比赛前的一次干扰,而是看作让“心域”接受顶尖专家检验的宝贵机会。

周三下午,两人准时抵达位于中关村的星晖科技体验中心。简约而充满科技感的大厅里,一位身着深灰色西装、气质干练的年轻女性迎了上来。

“徐同学,封同学,我是李铭先生的助理苏晴。”她微笑着与两人握手,目光中带着专业评估的意味,“李先生正在参加一个视频会议,十分钟后会过来。在此之前,我可以带你们参观一下我们最新的情绪计算实验室。”

这是个意外的安排。封瑶敏锐地意识到,这看似随意的参观,实则是对他们专业理解和技术敏感度的第一重考验。

实验室里,各种先进的生物信号采集设备、眼动仪、脑电帽等一应俱全。苏晴简要介绍着各项研究,言语中不时夹杂着一些行业术语和英文缩写。徐卓远应对自如,提出的问题也切中要害。

当苏晴介绍到一项关于微表情识别的最新研究时,封瑶忽然开口:“这项技术的准确率在实验室环境下很高,但在真实场景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情表达差异是否会成为干扰因素?”

苏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她没想到封瑶会注意到这个业界尚未完全解决的痛点:“很好的问题。我们正在通过跨文化数据集训练来解决,但目前仍是挑战。”

就在这时,一个沉稳的男声从身后传来:“所以,真正普适的情绪计算,必须考虑文化语境和个人基线。”

三人转身,只见一位约莫四十岁、穿着深蓝色衬衫和卡其裤、戴着无框眼镜的男人站在门口。他气质儒雅,眼神却锐利如鹰——正是李铭。

“李先生。”苏晴恭敬地点头。

李铭走上前来,与徐卓远和封瑶依次握手,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切入主题:“我看过你们项目的简介和演示视频。很欣赏‘情绪日记’的设计理念——它没有试图替代专业心理咨询,而是创造了用户自我觉察的友好入口。”

接下来的交流中,李铭的问题果然如徐文渊所料,紧紧围绕着“真实问题”和“优雅解决”展开。他特别追问了“心域”如何处理误判情绪可能带来的风险,以及长期使用下的用户粘性策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封瑶在这些问题上展现了惊人的洞察力。她不仅分享了从用户测试中得到的真实反馈,还提出了“情绪语境理解”和“个性化适应曲线”的概念,这些想法让李铭频频点头。

“很有意思,”李铭双手交叠,“你们似乎预见了许多行业刚刚开始意识到的问题。”他的目光在封瑶身上多停留了片刻,“封同学对用户体验的敏感度,让我想起我们团队里一位资深的产品总监。”

这句话的分量不言而喻。苏晴在一旁难掩惊讶——她很少听到李铭如此直接地称赞别人,尤其对方还是个大学生。

会谈结束时,李铭递给他们两张名片:“不论比赛结果如何,保持联系。星晖的‘晨曦计划’专门扶持具有社会价值的创新项目,我认为‘心域’非常符合它的宗旨。”

回校的车上,两人都难掩兴奋。封瑶看着窗外飞速后退的街景,轻声道:“卓远,我从未想过,我们真的能走到这么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