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七章 杜甫(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天幕:太子聊天室》最新章节。
当然虽然说遭遇比较坎坷,但那也是基于他少年青年时期的富贵而言,他依旧能在长安买房。
就像某位被限高的首富,虽然落魄,但财力还是碾压世间绝大多数人。
只不过这一次的乱世,却是让杜甫感受到了世间最为直接的痛苦残忍的暴力,在他的笔下写尽了当时人们的愁苦困境。
也许这也是杜甫才第1次真正感受到了世间的艰难。
让他从一个高高在上的贵公子氏族子弟见证到了民生困难。
从楚辞之中诵读的,哀民生之多艰,到自己亲自体验民生艰难,再到发出由衷的呐喊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当然,经过后世有才网友的改编,这句诗更具讽刺意味。
【安得广厦千万间?广厦一千万一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想要入住先付钱。】
“咳咳咳咳”
看到自己的诗文被后世书生随意调侃的杜甫,内心有一肚子的MMP,没法倾诉。
【乱世之下,民不聊生】
作为亲历者,杜甫用自己的笔写下了由盛转衰的悲歌,反映出了乱世之下的鸣声悲苦《三吏》《三别》诉不尽这一肚委屈,写不完这生民血泪。
而杜甫无力改变现实,所以选择了拿起手中的笔记录下这一路上的苦难。
由此,杜甫完成了从一个优秀的诗人到一个忧心忧国,心怀天下的诗圣的转变。
【接下来让我们欣赏一下杜甫的大作】
随着《三吏》《三别》相继展世,天幕下历朝历代的民众,尤其是亲历者都流下了泪水。
“那是额啊,贼老天,为什么啊,为什么会让我经历如此盛衰之变啊?”
这是一个刚刚从石壕村逃窜的老翁,看着天幕,嚎啕大哭发出了自己的悲鸣。
【做为一个生在神龙年,长在开元里,经过了几十年,神州历史上最好的封建盛世的农人,他见证了大唐最好的一面,又经历了最坏的一面,内心的三观自然已经崩塌了。
他恨他憾却又觉得无比委屈。】
【当然时代大势之下,一个人的委屈算不了什么,也难以改变。】
【不过,这一次的战乱之中有两次大战可以评述。】
【一个便是睢阳之战,一个便是香积寺之战,一个守,守住了大唐国运,一个攻,扞卫了大唐尊严。】
【当然睢阳之战,便离不开一个人,张巡。】
张巡(709年—757年),唐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一说邓州南阳(今属河南)人。
唐朝名将。
张巡博通群书,晓军事。开元年间,中进士。
其初任太子通事舍人,后调任清河县令,因政绩显着,清正廉洁,更调真原县令。天宝十四载(755年)冬,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叛乱,张巡起兵讨贼,在宁陵、雍丘屡破敌军,扼守60多个昼夜,因城墙单薄,率众至睢阳,与太守许远会合共同抗敌。至德二载(757年),敌将尹子奇率兵10万围攻睢阳,许远认为自己才干不足,把军政大权拜托给张巡。其常用奇谋击退敌人,固守数月,救兵不至。后睢阳城陷落,张巡与诸将坚贞不屈,遂为敌害。
张巡领兵,军纪严,赏罚明,与众共甘苦。作战注重上下协同,兵识将意,将识士情,上下相习,人自为战。故以万人之众,前后守两座孤城达两年之久,歼叛军十余万,为唐保障江淮安全、平定安史之乱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