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荆州调兵藏心机(1/1)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穿越,兴复汉室》最新章节。
落凤谷的私兵训练营里,喊杀声震天动地。一万名乡勇分成十队,正在进行实战演练——他们穿着魏延特意打造的铠甲,手持锋利的环首刀,动作整齐划一,气势丝毫不逊于朝廷的精锐部队。魏延站在高台上,看着训练有素的私兵,眼中闪过一丝满意。
“将军,经过三个月的训练,这些乡勇已经能与朝廷军抗衡了。”张翼站在一旁,手里拿着训练报告,“特别是‘锐锋营’的两千降兵,个个都是悍勇之辈,已经能单独执行作战任务。”
魏延点了点头,指着台下正在演练阵法的私兵:“很好。从今日起,将这一万乡勇编为‘汉中飞军’,分为五营,分别由吴兰、雷铜、吴懿、孟达、张翼统领。每营两千人,每日除了训练,还要负责汉中周边的防务,让他们尽快适应实战。”
张翼躬身领命:“将军放心,末将这就去安排。”
魏延又道:“另外,从盐铁收益中拿出十万两白银,购买粮草和兵器,确保‘汉中飞军’的供给比朝廷军还好。咱们的兵,就得比朝廷军强,这样才能让他们死心塌地跟着咱们。”
张翼应下,转身离去。魏延走下高台,走到一名正在练枪的私兵面前。这名私兵叫周仓,正是之前因母亲病重得到魏延帮助的降兵。周仓看到魏延,立刻单膝跪地:“末将参见将军!”
魏延扶起他,拍了拍他的肩膀:“周仓,你枪法不错,好好干,日后定有你的好处。”
周仓激动地说:“末将愿为将军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魏延笑了笑,继续巡视营地。他知道,这些私兵已经彻底归心,只要他一声令下,这些人愿意为他做任何事。
与此同时,荆州传来消息——东吴在江夏的水军增至三万,还派了使者去曹魏,似乎有联合曹魏夹击荆州的迹象。高顺连忙向刘备求援,请求调兵一万支援荆州。
刘备接到消息后,十分焦急,立刻召来费祎商议:“子玮,东吴旧部与曹魏旧部勾结,荆州危在旦夕,必须尽快调兵支援高顺。你看,从哪里调兵合适?”
费祎道:“主公,南中需张飞镇守,益州需防备士族作乱,只有汉中兵力充足,可从汉中调兵一万支援荆州。”
刘备点头,立刻派人去汉中传令,让魏延调一万精锐驰援荆州。
魏延接到诏令时,正在与李堪的亲信商议盐铁运输事宜。他看着诏令,眉头紧锁——调走一万精锐,会削弱他在汉中的实力。但他又不能违抗诏令,否则会引起刘备的怀疑。
“将军,怎么办?真要调一万精锐去荆州?”张翼焦急地问。
魏延沉思片刻,道:“调,但不能调精锐。你从‘汉中飞军’中挑选五千老弱,再从朝廷军中挑选五千老弱,凑成一万兵,派吴兰统领,驰援荆州。另外,给吴兰下令,到了荆州后,只许防守,不许主动出击,若高顺要调兵,就找借口推脱。”
张翼有些不解:“将军,为什么要这样做?万一荆州失守,主公怪罪下来……”
“荆州不会失守。”魏延打断他,“高顺素有治军之才,麾下有三万精锐,就算没有咱们的支援,也能守住荆州。咱们派这些老弱过去,只是为了应付主公的诏令,同时也让高顺知道,汉中的兵力并不充裕,日后不要再向咱们调兵。”
张翼恍然大悟,立刻下去安排。吴兰率领一万老弱残兵,慢悠悠地向荆州进发,走了半个月才到荆州边界。高顺看着这些士兵,心中的疑虑更重了——他隐约觉得,魏延似乎在隐瞒什么,但他没有证据,只能无奈地将这些老弱安排在后方,负责运输粮草。
而魏延在吴兰走后,立刻下令扩充“汉中飞军”,从汉中的流民中招募了五千人,填补了兵力空缺。同时,他还派人去凉州联络羌人部落,许以盐巴、铁器等好处,让羌人部落牵制曹魏的兵力,为自己争取时间。
李堪那边,也按照魏延的吩咐,开始囤积兵器。他在成都城外秘密开设了一个兵器作坊,用从汉中运来的盐巴换取铁器,打造兵器,然后通过盐道运往汉中。为了掩人耳目,他将兵器伪装成“农具”,外面裹上稻草,装作是运往南中的农耕工具。
此时的刘备,还在江陵的宫城里,看着高顺送来的“荆州防务简报”。简报上说,荆州防务稳固,东吴暂无进攻迹象。刘备欣慰地对费祎道:“高顺果然不负众望,有他在荆州,朕放心。文长派去的援兵也起到了作用,看来汉中的兵力确实紧张,日后不要再轻易向汉中调兵了。”
费祎点了点头,心中却隐隐有些不安——他总觉得,魏延似乎在刻意隐瞒汉中的真实情况,但每次魏延送来的奏报,都写得滴水不漏,他找不到任何破绽。
魏延站在南郑城头,看着远处的夕阳。夕阳的余晖洒在汉中平原上,将一切都染成了金色。他知道,自己的势力正在一步步壮大,刘备对他的信任,就是他最好的掩护。只要再等一个合适的时机,他就能迈出那关键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