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初雪炉火与契机:军人的身影(1/1)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逆流60年代》最新章节。

意识从空间温暖的怀抱中抽离,重新感受到身下土炕传来的、难以驱散的坚硬与冰凉。廖奎睁开眼,土坯房内光线晦暗,唯有窗户纸上透进一种异于往常的、灰白的光。他微微支起身,透过那小小的玻璃窗向外望去——细密而干燥的雪粒,正无声无息地从铅灰色的天空中洒落,如同给这片苍茫的土地罩上了一层薄纱。

1967年北大荒的第一场雪,就这样在悄然间降临了。它宣告着漫长而严酷的冬季,正式拉开了帷幕。

廖奎重新躺下,身体残留着空间滋养后的松弛,但精神深处,那股因成功踏足香港而产生的激荡余波,却仍未完全平息。与窗外万物凋零、逐渐被冰雪覆盖的肃杀景象截然相反,他的内心正燃烧着一团火,一团对未知彼岸的探索欲和对未来宏大蓝图的谋划之火。那片土地的气息、那隐约的灯火、那生死一线的渡海经历,都化作了燃料,让这团火烧得更旺。

白天上工,畜牧科内因初雪而略显忙乱。猪舍需要加强保暖,水管需要防冻,一切工作都围绕着如何对抗即将到来的极寒展开。廖奎刻意收敛了所有外露的情绪,表现得比以往更加沉稳、专注。他主动找到科长张振山,就冬季猪舍的防寒通风、以及如何利用有限材料加固棚顶以防积雪压垮等问题,提出了几条切实可行的建议,言语朴实,却句句切中要害。

张振山听着,不住点头,看向廖奎的目光中欣赏之色更浓。“嗯,小廖考虑得很周到!就得有这股子未雨绸缪的劲头!就按你说的办,需要什么材料,打报告,我去场部争取!”廖奎“技术骨干”、“踏实肯干”的形象,在这场初雪中,被进一步巩固和加深。

然而,在忙碌的间隙,廖奎敏锐的感官依旧捕捉到场部气氛的些微异常。几个穿着军装的身影行色匆匆,偶尔能听到干部们低声交谈时,提及“东部林区”、“加强警戒”、“搜捕”等零碎的词语。这让他想起之前雷连长带队的那个加强连,以及他们疑似在东部林区执行的秘密任务。看来,那边的“情况”并未平息,反而可能因为某种原因,变得更加紧张了。这让他行事更加谨慎,将所有的锋芒与锐气,都深深藏匿于这北大荒最普通的职工外表之下。

晚上,重回系统空间。温暖如春的【幸福小屋】与外界初雪的寒意形成了两个世界。廖奎详细地向谢薇描述了登陆那片陌生海滩的经过,分享了脚踏香港土地那一刻的复杂心绪。成功的喜悦在夫妻间弥漫,但廖奎的眼神很快恢复了冷静与锐利。

“光靠夜里偷渡,在荒滩上看一眼,远远不够。”他沉声道,目光仿佛穿透了空间,再次望向那片未知的土地,“我们需要知道白天那里的样子,街上的人穿什么衣服,说什么话,店铺里卖什么,市面是什么光景。这些细节,才是填充‘身份故事’的血肉。”

他看向谢薇,语气坚定,已然做出了决定:“下次‘砍柴’,我就过去。趁着白天,真正走近了看,去听,去感受。”

利用进山砍柴作为掩护,通过空间直接传送到香港进行日间侦察——这个计划大胆而冒险,但无疑是获取第一手信息最直接的方式。

谢薇看着他眼中不容置疑的决心,知道劝阻无用,也只能将担忧压下,用力点了点头。前路依旧漫长,危机四伏,但他们没有退路。

北大荒的冬天已经来临,万物蛰伏。而在无人知晓的暗处,更深的潜行与更危险的探索,即将开始。

北大荒的第一场雪并未持续太久,但空气中那刀刮般的寒意却扎扎实实地留了下来,宣告着取暖季的正式开始。清晨,廖奎和谢薇从空间返回冰冷的土坯房,呵出的气息立刻凝成白雾。

“这炕,今天得烧起来了。”廖奎搓了搓手,感受着屋内几乎与室外无异的温度。一直不烧炕在日益严寒的冬季会显得格外扎眼,必须融入周围邻居的生活节奏。谢薇点头,立刻开始动手收拾灶膛,准备柴火。

烟雾从烟囱袅袅升起,混入农场家属区其他房舍升起的淡淡烟柱中,毫不起眼。土炕渐渐有了些温意,驱散着刺骨的寒冷,也让这小屋更像一个正常的、有人认真过日子的家。

趁着上午畜牧科工作告一段落的间隙,廖奎揣上两包还算过得去、不算扎眼但也拿得出手的“迎春”牌香烟,走向场部那栋气氛总是比其他地方更严肃几分的建筑——保卫科。

敲开王司冲办公室的门,这位科长正坐在桌前看文件,抬头见是廖奎,严肃的脸上露出一丝算不上热情、但至少不再公事公办的神色。

“廖奎啊,有事?”王司冲放下文件。

“王科长,”廖奎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属于年轻职工的恭敬,将两包烟轻轻放在桌角,“天冷了,过来看看您。前阵子周子强那事,多亏您主持公道。”

王司冲目光在那两包烟上扫过,没推辞,只是鼻腔里“嗯”了一声,算是承了这份不算贵重的人情。他当然记得廖奎举报周子强的“功劳”,那让他也在上级面前露了脸。他身体往后靠了靠,手指点了点桌面:“你岳父……谢广安,是在西头吧?”

廖奎心头一紧,面上不动声色:“是,在接受改造。”

王司冲沉吟了一下,像是权衡着什么,最终用一种看似随意、实则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嗯,改造归改造,基本的生存还是要保障的。这样吧,以后你们可以定期送些最基本的生活物资过去,被褥、旧棉衣、粗粮饼子什么的。东西不能太好,要符合改造人员的身份,而且,绝对不能见面,东西交到我们这边登记检查后,会有人转交。”

廖奎心中顿时涌起一阵波澜!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虽然限制诸多,不能见面,东西也不能太好,但这意味着他们终于有了一条官方默许的、能够直接向父亲输送生存物资的渠道!这远比之前依靠风雨夜冒险投递要稳定和安全得多!

他立刻露出感激的神色,微微躬身:“谢谢王科长!谢谢组织关心!我们一定严格遵守规定,绝不给您添麻烦!”

从保卫科出来,屋外的寒风似乎都不那么刺骨了。这条线的打通,其意义甚至不亚于香港登陆的成功。它意味着父亲谢广安的生存环境将得到切实改善,他们肩上的压力也减轻了一分。

晚上,土炕烧得温热,小小的土坯房里难得有了一丝暖意。廖奎和谢薇挤在炕上,低声说着话。

“王司冲今天松口了,允许我们以后定期给爸送些物资过去。”廖奎将白天的情况详细说了一遍。

“真的?!”谢薇的眼睛在昏暗中一下子亮了起来,她猛地抓住廖奎的胳膊,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发颤,“能送东西进去了?虽然不能太好……但那也好,太好了!爸他能暖和点了,能吃得好一点了!”

她反复念叨着,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长久以来对父亲处境的担忧,此刻终于得到了一丝缓解。尽管前路依然艰难,香港的计划充满风险,但至少,在今天,在这个北大荒寒冷的冬夜,因为一条烟和一次成功的“立功”带来的后续影响,他们为至亲争取到了一点微不足道却至关重要的生存空间。

炉灶里的柴火发出噼啪的轻响,炕上的暖意缓缓渗透开来。廖奎握着谢薇的手,感受着她的欣喜,心中也安定了几分。一点一滴的进展,都在汇聚成支撑他们走下去的力量。

几天后,谢薇仔细准备了一包符合“规定”的物资——一床打着补丁但浆洗干净的旧棉被,几双厚实的旧棉袜,一小罐用土方配置、不甚起眼的冻伤膏,以及一些耐储存的粗粮饼子和咸菜疙瘩。东西朴素,甚至有些寒酸,但在这苦寒之地,却是实实在在的救命之物。廖奎将它们仔细打包好,准备改日送到保卫科登记。

随后,他以储备过冬柴火为由,再次背上柴刀绳索,踏着积雪,走向农场东部的林区。这一次,他有意识地选择了一条能够深入更远、并有机会远眺东部那片更茂密、更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方向的路径。

山林被积雪覆盖,一片银装素裹,万籁俱寂,只有脚踩在雪地上发出的“嘎吱”声格外清晰。廖奎动作熟练,砍伐着枯死的树木,目光却不时锐利地扫过四周,尤其是东部深林的方向。

就在他捆扎好一捆柴火,准备稍作休息时,动作猛地顿住。

远处,隔着几道覆盖雪松的山梁,在那片被列为“有情况”的东部林区边缘,他看到了非同寻常的景象——

那不是零星的巡逻队,而是一支规模不小的军人队伍!他们身着与雪地环境融为一体的白色伪装服,但行动间露出的军绿色衣角和装备,在雪白背景下依然显眼。更让他心头一凛的是,他看到了士兵肩上扛着的,不仅仅是步枪,还有沉重的电台、以及……迫击炮的底座和炮管!他们呈战术队形散开,时而快速推进,时而隐蔽警戒,动作干练,配合默契,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一股无形的、肃杀的实战气息。这绝非日常巡逻或简单的拉练,更像是在进行针对性的战术演练,或者,是在模拟搜索、围剿某种特定目标!

【危机预警】在脑海中发出尖锐而持续的鸣响,如同被拉满的弓弦,提示着此地极度危险,绝非久留之地!

廖奎立刻伏低身体,借助灌木和雪堆的掩护,一动不动,连呼吸都放缓到极致。他心中瞬间明了,农场周边的军事行动已经升级了。这绝不是为了应对普通治安事件,而是指向更严峻的边境局势,或是针对之前敌特炸弹案后可能存在的漏网之鱼,进行持续性的、力度空前的清剿!雷连长和他的加强连,任务恐怕远比他之前想象的更重。

他不敢有丝毫耽搁,耐心等待那支队伍向着更深的林区移动,直到他们的身影完全被密林和山峦遮挡,连脚步声都彻底消失。他这才小心翼翼地后退,利用【中级环境隐匿术】和积雪的天然掩护,仔细清理掉自己来时的痕迹。

他在林间穿梭,最终找到一处被风雪掩盖了大半入口的废弃兽穴。钻进去,确认内外安全,没有任何被跟踪或发现的迹象后,他立刻集中精神。

下一秒,他的身影从冰冷黑暗的兽穴中消失,进入了绝对安全的系统空间。

他需要立刻规划下一步行动。东部林区的异常,意味着农场周围的“眼睛”更多,他必须更加小心。而此刻,空间坐标的另一端,那片名为香港的土地,正等待着他白日的探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