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奖励与假期:隧道穿梭(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逆流60年代》最新章节。

次日清晨,北大荒的天空呈现出一种秋高气爽的湛蓝,但呼啸的北风却毫不留情地宣告着寒冷的主权。廖奎如同往常一样,准时出现在畜牧科猪号,开始一天的工作。只是今日,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丝与往日不同的气氛。周子强没有出现,而其他同事看廖奎的眼神,也多了一些难以言喻的探究和隐隐的敬畏。显然,昨夜保卫科雷霆行动抓获周子强,并查抄出大量“违禁品”的消息,已经如同长了翅膀般,在农场这个小圈子里迅速传开了。

快到中午时分,科长张振山背着手,踱步来到了猪号。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先检查猪只状况,而是径直走到了正在给一头病弱猪崽调配草药的廖奎身边。

“廖奎。”张振山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沉稳,但细听之下,却比平时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温和。

“科长。”廖奎放下手中的活计,站起身,神色平静。

张振山目光复杂地打量了他几眼,点了点头:“早上去场部开会,王司冲科长特意提到了你。说你警惕性高,觉悟强,协助他们破获了一起内部人员严重违反纪律、进行非法交易的大案!为我们畜牧科,也为我们整个农场,清除了一个隐患呐!”

他这番话声音不大,但足以让猪号里其他几个竖着耳朵听的职工,如韩志刚等人,听得清清楚楚。韩志刚看向廖奎的眼神充满了佩服。

廖奎脸上适当地露出一点被领导表扬后的腼腆和谦逊:“科长您过奖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碰巧发现了,总不能装作没看见。”

“嗯,”张振山对他的态度很是受用,语气更加和缓,“不骄不躁,很好。保卫科那边,王科长的意思,是要对你进行表彰奖励,还要在全农场发个通报,号召大家学习你这种维护集体利益、勇于同不良现象作斗争的精神!”

若是寻常人,听到这个消息,恐怕早已喜形于色。在全农场通报表扬,这是多大的荣誉和政治资本!

然而,廖奎心中却是猛地一凛。通报表扬?那岂不是要把他廖奎的名字,放到风口浪尖,让所有人都知道是他举报了周子强?这绝对不行!

他脸上立刻露出恰到好处的担忧和惶恐,连忙摆手,语气急切地压低声音对张振山道:“张科长!这……这表彰和通报,能不能……能不能就算了?”

“哦?”张振山颇为意外,浓眉一挑,“为什么?这是好事啊,多少人求之不得。”

廖奎凑近了些,声音压得更低,带着十足的后怕和谨慎:“科长,您想啊,那周子强胆子那么大,藏了那么多东西,一看就不是他一个人能弄到、敢弄的!背后肯定有同伙,甚至可能牵扯到外面的人。我现在要是被通报表扬,成了典型,那不就成了明靶子了吗?那些藏在暗处的同伙,能不记恨我?万一……万一他们报复我和谢薇,我们这……我们这日子还怎么过?”

他这番说辞,合情合理,完全站在自身安全和避免打击报复的角度,将一个普通小人物在意外卷入风波后的恐惧与谨慎,表现得淋漓尽致。

张振山闻言,怔了一下,随即陷入了沉思。他作为转业军人,阅历丰富,深知人性的复杂和斗争的残酷。廖奎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周子强案件涉及物资数量和价值确实惊人,存在团伙作案的可能性极高。在这种情况下,将举报人廖奎推出去大肆宣扬,确实可能给他带来不必要的危险,甚至可能打草惊蛇,影响保卫科后续的深挖调查。

他看着廖奎那真诚中带着恳求的眼神,心中原本因为廖奎拒绝荣誉而产生的一丝不快,瞬间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理解和赞赏。这小子,不仅技术好,有责任心,心思还如此缜密,懂得审时度势,知道保护自己,是块好材料!

“嗯……你说得,有道理。”张振山缓缓点头,语气凝重,“是我想得不够周全。表彰和通报的事,我会跟王科长再商量,尽量淡化你的作用,或者干脆不提具体人名,只强调是群众举报。”

“谢谢科长理解!”廖奎如释重负,连忙道谢。但他并未就此结束,而是趁机提出了另一个请求,语气更加恳切:

“科长,还有件事……眼看这天越来越冷,土坯房四处漏风,我和谢薇想着,能不能跟科里请两天假,去趟县城。想买点厚实的棉花、布匹,再弄点泥灰把房子缝隙堵一堵,不然这冬天实在难熬。本来早就想去了,一直忙着科里的事,也没顾上……”

这个理由,朴实无华,符合他们作为普通职工的实际需求,也与他之前“砍柴”、“崴脚”等行为逻辑自洽。更重要的是,在刚刚“立功”却“谦逊”拒绝奖励后,提出这样一个合情合理的个人需求,显得顺理成章,更容易被批准。

张振山看着廖奎身上那件半旧的薄棉袄,又想到他们住的那间确实破旧的土坯房,心中那点因为要批假而产生的工作考量也淡去了。人家刚为农场立了功,却不要名利,只求能安稳过冬,这点要求,于情于理都该满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请假两天去县城……”张振山沉吟了一下,没有立刻答应,但语气已然松动,“这事,我个人没什么意见。不过,涉及到请假,尤其是跨天的,我还得跟场部和王科长那边通个气。毕竟你刚参与了大案,有些程序要走。”

“我明白,全凭科长安排。”廖奎恭敬道。

下午,日落西山,眼看就要下工。廖奎正在清理工具,张振山再次走了过来,脸上带着一丝轻松。

“廖奎,你上午说的事,我跟王科长商量过了。”张振山开门见山,“王科长也认为你的顾虑很有道理,同意不对你进行公开表彰和通报,保护你的安全。至于请假两天去县城置办过冬物资的事,王科长也点头了,场部那边他负责去说。给你批两天假,从明天开始算。”

成了!廖奎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脸上露出由衷的感激之色:“太好了!谢谢科长!谢谢王科长!”

张振山看着他那发自内心的笑容,自己也忍不住笑了笑,再次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满意:“好好干!把家里安顿好,冬天才能安心搞生产!去吧,今天早点回去准备准备。”

“是!科长!”廖奎挺直腰板应道。

看着廖奎收拾东西离开的背影,张振山目光中欣赏之色愈浓。不居功,不自傲,懂得审时度势,知道进退,还能踏实干活……这样的年轻人,实在难得。经过此事,他对廖奎的信任和满意,已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而廖奎,走在回家的路上,迎着越来越冷的秋风,心中却是一片火热。清除内患,获得假期,南下之路的最大障碍已经扫清,行动的窗口,终于再次打开!

北大荒的黎明,寒气已然刺骨。廖奎和谢薇早早起身,各自背上一个半旧的、农场职工常见的硕大背篓,里面象征性地放了些准备用来交换或装东西的麻袋和绳索,踏着晨霜,走出了家属区。

路上遇到相熟的职工打招呼,问他们怎么去县城,谢薇便按事先商量好的,露出一点无奈的笑容回道:“想去供销社扯点布,做厚棉袄呢。听说今天去县城的拖拉机人挤得满满的,俺们这背篓又大,就不去凑那个热闹了,走着去也行,就当活动活动筋骨。”

这个理由合情合理,物资匮乏的年代,为了抢购紧俏商品徒步几十里路是常事。旁人听了,最多感慨一句这两口子真是不容易,便也不再深究。

离开家属区核心区域时,一队荷枪实弹的军人正迈着整齐的步伐沿路巡逻,冰冷的枪刺在熹微的晨光中闪烁着寒芒。雷连长锐利的目光扫过这对背着背篓、看似要去赶路的普通夫妻,并未多做停留。廖奎和谢薇面色如常,低头加快了些脚步,心中却更加警惕。农场周边的军事存在,并未因周子强的落网而有丝毫松懈。

两人沿着土路走了约莫三四里地,确认前后无人,迅速拐进了一片枯黄茂密的灌木丛后。身影一闪,便从这寒冷的北国旷野,进入了温暖如春的系统空间。

【幸福小屋】内,灵韵花园依旧生机盎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