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盘中之秘(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藏在心跳里的诗9》最新章节。
返回A市的路上,天色彻底暗了下来。浓重的乌云低垂,将最后一丝天光也吞噬殆尽。雨点开始敲打车窗,起初只是零星几点,很快就变成了瓢泼大雨。雨水在玻璃上划出一道道扭曲的水痕,将窗外的城市灯火晕染成一片模糊的光斑,像是印象派的画作,美丽却令人不安。
周铭双手紧握方向盘,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雨刮器以最高频率左右摆动,却仍难以完全清除倾泻而下的雨水。他不得不将车速降到六十以下,眯着眼睛努力辨认着被雨水模糊的道路界线。
车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捏出水来。周铭不时从后视镜里瞥一眼后排闭目养神的陆辰言。他的老板看起来平静得像一尊雕像,只有偶尔因车辆颠簸而微微颤动的睫毛显示出他是个活人。但周铭知道,陆辰言看似平静的外表下,大脑一定在高速运转,分析着王建斌那诡异的状态和那个来历不明的U盘。
那个小小的黑色存储设备,此刻正安静地躺在陆辰言外套的内侧口袋里,却仿佛有千钧之重,散发着不祥的气息。周铭不禁回想起在王建斌那间破旧公寓里的一幕幕——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项目工程师,如今已沦为惊弓之鸟,眼神中满是恐惧与绝望。他将U盘交给他们时,手指颤抖得如同帕金森患者,嘴唇翕动却发不出清晰的声音,只能用口型反复说着“危险”二字。
“直接去安全屋?”周铭打破沉默,声音在雨声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干涩。技术团队已经在那里待命,这是他们之前就约定好的。一旦拿到关键证据,第一时间前往那个只有极少数人知道的安全据点。
“嗯。”陆辰言没有睁眼,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声,连嘴唇都几乎没有动一下。这种极简的回答方式周铭再熟悉不过,这意味着陆辰言正在全神贯注地思考,不愿被任何无关紧要的对话打扰。
一个多小时后,车子终于驶入那个熟悉的老旧小区。雨下得更大了,噼里啪啦地砸在车顶上,像是为这紧张的氛围敲打着杂乱的鼓点。这个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小区几乎没有任何现代化的监控设备,墙体斑驳,路灯昏暗,却是他们最可靠的安全屋所在地——谁会想到陆氏集团的继承人会出现在这种地方呢?
周铭将车停在地下停车场最隐蔽的角落,两人一前一后走向电梯。电梯运行时发出的吱嘎声在寂静的地下空间里格外刺耳。周铭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那里藏着一把pact型手枪,虽然希望永远不会用到,但在这种关键时刻,他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安全屋内,气氛比外面更加紧绷。不足六十平米的房间里挤满了各种高端设备,几台服务器机箱发出低沉的嗡鸣。三名技术人员已经架设好了隔离环境的检测设备,看到陆辰言和周铭进来,立刻起身。
“陆少,周少。”为首的技术负责人李明是陆辰言高薪挖来的网络安全专家,曾经在黑帽大会上叱咤风云,后来被陆辰言招安,成了他最得力的技术顾问。李明眼下有着明显的黑眼圈,显然已经连续工作多时。
陆辰言没有说话,只是将那个黑色的U盘递了过去。李明小心翼翼地接过,像是捧着什么易爆品,将其放入一个特制的、与互联网完全物理隔绝的透明检测箱中。这个检测箱是他们自主研发的隔离环境,即使U盘内藏有最恶意的病毒,也无法对外界造成任何影响。
连接,通电。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连接的主机屏幕上。那是一台经过特殊改装的计算机,运行着自主开发的操作系统,专门用于分析可能存在威胁的存储设备。
李明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运行着各种检测程序。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只有键盘敲击声和窗外持续的雨声在房间里回响。周铭不安地踱步,时不时凑近屏幕想看个究竟,却被复杂的代码界面弄得一头雾水。
“U盘本身没有物理破坏痕迹。”李明盯着屏幕,汇报道,“外壳是标准的塑料材质,接口有轻微磨损,说明不是全新设备。没有发现自毁程序或硬件木马。现在开始尝试读取数据……”
屏幕上开始滚动读取进度条。
百分之十……三十……五十……
众人的心都提了起来。谁也不知道这里面装的是什么。是魏哲留下的又一个挑衅?是王建斌拼死保护的证据?还是一个更加精密的陷阱?周铭感觉自己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这种等待的煎熬比直面危险更让人难受。
进度条缓缓走到百分之百。
“读取完成。”李明深吸一口气,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细汗,“里面只有一个文件。是一个加密的压缩包,大小约2.5G。”
“能破解吗?”周铭急切地问,身体不自觉地前倾。
“加密方式……很特别,不是常见的商业算法,带有明显的自定义特征。”李明眉头紧锁,双手在键盘上飞舞,调出一连串的分析数据,“和之前那个数据包的加密风格……很像。你看这个密钥交换协议,还有这个非线性变换矩阵,几乎是一样的架构。”
又是魏哲的手笔!
陆辰言的眼神冷了下来。果然,这个U盘的出现,绝非偶然。魏哲就像个狡猾的猎人,不仅布下陷阱,还享受着猎物一步步落入圈套的过程。这种猫捉老鼠的游戏对他来说不仅是手段,更是一种艺术形式的展现。
“破解需要多久?”
“无法确定。”李明摇头,表情凝重,“这种级别的自定义加密,暴力破解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算力。我们的服务器集群全部投入的话,可能也需要几十个小时。而且不确定是否有触发机制——如果尝试次数超过某个阈值,数据可能会自毁。”
房间里陷入一片沉寂。好不容易找到的线索,眼看又要被一道坚固的密码墙挡住。窗外的雨声似乎更大了,像是在嘲笑着他们的无能为力。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陆辰言忽然开口:“尝试用‘L.S.T_Think_It's_Over?’作为密钥或者密钥种子。”
李明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这是之前那个数据包里发现的、魏哲留下的冗余签名字段!他立刻在破解程序中输入了这一串字符,并尝试以其为基础进行多种形式的衍生和碰撞。这种用创作者“签名”作为加密线索的做法,正是魏哲那种自负天才的典型风格——他既想隐藏秘密,又忍不住留下线索,享受被人破解的快感。
屏幕上的破解程序再次开始高速运行。
这一次,进度条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快推进!
几分钟后,伴随着一声清脆的提示音,屏幕上弹出了“解密成功”的对话框!
“成功了!”李明忍不住低呼一声,脸上露出兴奋的神色,其他两名技术人员也凑过来,难以置信地看着屏幕。
周铭也松了一口气,用力拍了一下陆辰言的肩膀:“可以啊辰言!这都能猜到!你怎么想到的?”
陆辰言脸上却没有丝毫喜色,反而更加凝重。魏哲竟然真的用了自己的“签名”作为加密关联,这与其说是疏忽,不如说更像是一种自负的炫耀。他仿佛在说:看,我早就告诉你们答案了,是你们太笨,找不到。这种游戏心态让陆辰言感到一阵恶心——当他们在为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而忧心忡忡时,魏哲却把这当作一场有趣的智力游戏。
压缩包被解压,里面露出了一个视频文件,文件名是简单的日期编码“2015_0314”,对应着八年前L国港口项目接近尾声的那个时间段。那个日期像一记重锤敲在陆辰言的心上——那是项目即将竣工的前一周,也是事故发生的十天前。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周铭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感觉自己能听到自己心脏狂跳的声音。
“播放。”陆辰言的声音低沉,带着一种近乎残忍的冷静。
李明移动鼠标,光标在视频文件上悬停了一瞬,然后双击。
播放器窗口弹开,画面晃动了几下,稳定下来。拍摄环境似乎是在一个简陋的办公室里,光线昏暗,像是傍晚时分只开了一盏台灯。镜头对着办公桌。桌后坐着两个人。
其中一个,正是年轻许多的王建斌!他穿着项目工装,左胸口袋上还绣着陆氏集团的logo,脸色有些紧张,不停地搓着手。与现在那个憔悴落魄的形象相比,视频中的他至少重了二十斤,头发浓密,只是眼神中已经带着一丝不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