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考察组临门,绣针下的抉择(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八零绣娘非遗逆袭》最新章节。

“张馆长,”她的声音异常平稳,甚至带着一丝奇异的柔和,“您说得对,这些技艺很珍贵,需要保护。”她顿了顿,在张馆长眼中闪过一丝得色时,话锋陡然一转,“但保护的方式,不是只有锁进柜子一种。您说,让它们活起来,让更多人学会,让它们一代代传下去……难道,不是一种更根本、更长久的保护吗?”

张馆长一愣,显然没料到她会这么说。

姜芸没有给他反驳的机会,快步走到绣架旁,拿起那块小娟的绣品,转身,高高举起,让屋里的每一个人都能看清。

“您看,”她的声音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力量,指着绣品上那些笨拙却充满生机的针脚,“这是我昨天刚收的徒弟,一个十四岁的农家姑娘,第一次拿针绣的东西。她手生,针脚歪,但她眼里有光,心里有渴望!她学的,就是最基础的‘水滴针法’!”

她的话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屋子里激起了一圈圈涟漪。小娟的脸瞬间涨得通红,既紧张又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骄傲。李秀芬和王丽也下意识地挺直了背脊。

“张馆长,刘干事,”姜芸的目光扫过两人,最后落在张馆长脸上,语气恳切却无比坚定,“我母亲留下的针法,不是死物,它们是活的!它们需要呼吸,需要生长,需要在新的手上绽放新的光彩!锁进柜子,它们只会慢慢死去。只有传下去,让它们在一代代人的指尖上跳动,它们才能真正不朽!这才是对它们最好的‘保护’,也是对国家文化财产最大的‘负责’!”

屋子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只有煤油灯的火苗,在寂静中发出轻微的噼啪声。张馆长脸上的表情变幻莫测,从最初的愠怒,到错愕,再到一种复杂的审视。他看着姜芸手中那块粗糙的绣品,又看看门口那三个紧张又带着期盼的女孩,镜片后的目光闪烁不定,似乎在权衡着什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刘干事停下了记录的笔,抬头看着姜芸,眼神里第一次有了一丝探究之外的东西。

老周支书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还是咽了回去,只是紧张地看着张馆长。

时间仿佛凝固了。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姜芸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心脏在胸腔里沉重地跳动,咚,咚,咚……每一次跳动,都牵扯着全身的神经。她知道,自己刚才的话,无异于在挑战权威,是在刀尖上跳舞。她赌的,不仅仅是张馆长那点残存的“惜才”之心,更是赌“传承”本身所蕴含的那股生生不息的力量,能否在这冰冷的体制缝隙中,撕开一道微弱的光。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中,姜芸的指尖因为过度用力,猛地一颤!

“嘶——”

一声极轻的抽气声。她低头,看到绣针不知何时刺破了她的指尖,一颗殷红的血珠,正缓缓渗出,落在小娟绣的那片兰草叶子上。

那血珠,红得刺眼,像一颗凝固的泪,又像一颗跳动的、不屈的心。

几乎就在血珠落下的瞬间,姜芸感觉口袋里那个装着灵泉的小陶罐,似乎极其微弱地……颤动了一下?一股极其细微、却无比熟悉的温热感,从陶罐深处传来,转瞬即逝,却像一股暖流,瞬间注入了她冰冷的心底。

她猛地抬起头,目光灼灼地迎向张馆长那双深不可测的眼睛。

“所以,张馆长,”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您要的‘保护’,我给。但不是锁进柜子,而是……让它们,活在这里!”她指了指自己的心口,又指向门口那三个女孩,“活在这里!”

死寂再次降临。张馆长沉默着,目光在姜芸、那块染血的绣品、以及门口三个女孩之间来回逡巡,脸上的肌肉微微抽动。良久,他终于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听不出喜怒:

“姜芸同志,你的想法……很特别。也很大胆。”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煤油灯的光,看不清眼神,“这样吧,你先把你母亲的手稿,整理一份目录出来。至于你说的‘活态保护’……”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句,“我们可以……‘研究研究’。”

“研究研究”四个字,像一块沉重的石头,砸在姜芸心头。这既不是拒绝,也不是答应。它是一个模糊的、充满变数的缓冲地带。是缓兵之计?还是真的有一线转机?

姜芸的心,依旧悬在半空。但她知道,今天,她至少没有让那扇通往传承的大门,被彻底焊死。那颗落在兰草上的血珠,那灵泉深处传来的微弱暖意,仿佛在无声地告诉她:路,还很长,但方向,是对的。

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压下翻涌的情绪,对着张馆长,微微躬身:“好,我等您研究。”

窗外,天色不知何时已阴沉下来,乌云翻滚,酝酿着一场新的风雨。屋内的对峙暂时告一段落,但空气中那无形的硝烟,却久久未曾散去。姜芸送走了张馆长一行人,关上吱呀作响的木门,背靠着门板,缓缓滑坐在地。她掏出那个小陶罐,借着昏暗的光线,罐口那抹蓝光,似乎比昨夜又黯淡了一丝,但依旧在顽强地、微弱地跳动着。

她看着指尖那个细小的针孔,那里不再流血,却留下了一个浅浅的红痕。她想起小娟那双亮晶晶的眼睛,想起李秀芬和王丽眼中的渴望,想起张馆长那句意味深长的“研究研究”。

前路依旧迷雾重重,危机四伏。但此刻,她心中那盏被传承点亮的灯,虽然微弱,却再也不会轻易熄灭。她轻轻抚摸着陶罐,低声呢喃,像是对灵泉,也像是对自己:

“别怕……我们一起,再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