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风雨同舟(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医魄》最新章节。

她的长文,配上了自己治疗前后清晰的对比照片,以及充满真情实感的叙述,如同一块投入浑浊泥潭的明矾,瞬间引发了巨大的反响。

紧接着,如同燎原的星火,越来越多的患者和家属站了出来!

那位摆脱了严重肠易激综合征困扰的中年男性,录制了一段视频,详细讲述了自己如何从痛苦不堪到恢复正常生活的经历,痛斥造谣者“其心可诛”。

那位患有心因性运动障碍的青少年的父母,带着已经恢复正常上学的孩子,亲自来到研究中心门口,接受守候在此的媒体采访,孩子用还有些稚嫩但无比清晰的声音说:“是林伯伯和沈阿姨救了我,他们是好人!”

艾米莉的父母从欧洲发来了声援信和最新的康复进展视频,视频中艾米莉已经能够进行简单的交流和阅读,他们强烈谴责那些“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而肆意伤害真正救人者”的卑劣行径。

来自藏区的格桑僧人和他的朋友们,在寺庙前为林澈和研究中心举行了祈福法会,并将现场照片发布到网上,用另一种纯净的力量进行声援。

社区医生小王,发动了她所在社区的居民,联名写下了按满红手印的声援信,寄往了相关部门和媒体。

甚至一些只在研究中心进行过简单咨询或体验、并未深入治疗的人,也自发地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正面经历,反驳那些不实指控。

他们来自天南海北,身份各异,年龄不同,但此刻,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被“神气”之光温暖过、治愈过的人。他们没有严密的组织,没有统一的指挥,完全是出于内心的感恩与正义感,自发地、不约而同地行动起来。

他们组建了临时的“患者之声”互助群,互相提供证据支持,整理反驳材料。他们有的在网络上与污蔑者对质,有的向相关部门写举报信澄清,有的则默默地来到研究中心附近,送上鲜花、水果和鼓励的卡片,用最朴素的方式表达支持。

研究中心的门口,不再只有咄咄逼人的记者,更多了许多默默放下慰问品就离开的普通市民,以及举着“支持林教授”、“感谢神气医学”、“清者自清”牌子的患者和家属。他们形成了一道无声却无比温暖的人墙,与网络上的恶意形成了鲜明对比。

**三、 金石为开:撼动社会的真情**

这股来自患者和民众的自发声援浪潮,其力量远远超出了任何公关手段所能达到的效果。

真实的故事,真挚的情感,康复的铁证,比任何华丽的辞藻和精巧的辩解都更具说服力。越来越多原本被谣言蛊惑的公众开始冷静下来,重新审视整个事件。

“这么多患者站出来说话,总不可能是假的吧?”

“那个小女孩艾米莉的视频做不了假,她真的在好转!”

“我邻居就在社区医院跟着王医生做调理,效果确实好,人也精神了。”

理性的声音开始逐渐压制住网络暴力。

一些有良知、有担当的媒体记者,顶着压力,开始进行真正深入的调查报道。他们走访了这些发声的患者,核实他们的身份和经历,制作出了客观、正面、充满人文关怀的专题节目。节目中,患者们含泪讲述的求医经历和林澈团队殚精竭虑的救治过程,让无数电视观众为之动容。

社会的风向,开始发生根本性的逆转。同情与支持,如同温暖的洋流,开始覆盖冰冷的恶意。研究中心的声誉,不仅没有在抹黑中被摧毁,反而因为这场风波,因为这群可爱可敬的患者和家属,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巩固和提升!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足以托付生命的信任与真情。

风雨来袭时,同舟共济。

当恶意试图将灯塔污为鬼火时,那些曾被灯塔照亮前路的船只,自发地汇聚成一片光的海洋,用自己的微光,共同守护着那座指引方向的灯塔。

这场风波,最终以抹黑者的仓皇退却和研究中心社会形象的进一步升华而告终。但它留下的,不仅仅是胜利,更是一种深刻的启示:真正的力量,源于人心,源于那份超越利益、纯粹而珍贵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