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属于大明血脉腾云驾雾的龙!(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最新章节。

此刻京城街头巷尾,恐怕早已流言纷飞。

有说燕王得胜的,有传北疆与高丽将有巨变的……

明日一早,整个都城必将震荡不已。

而朱允熥的回应,正要揭开文教治国背后的深意。

“方先生!”

“您提到的这个问题,其实不久前,大哥也曾提起。”

“大明建国之初,脚下土地曾是胡马纵横的废墟。北方百姓,在异族统治下挣扎生存,短则百余年,长则四百载!”

“岁月太久,历经几代更迭,有些人早已记不清自己姓甚名谁,祖宗何人。”

“文化断层,识字者寥寥。”

“正因为如此,新朝建立之后,绝不能将北方的汉人拒于仕途之外。”

“不能像南宋那些帝王与大臣一般,一句‘南人归南,北人归北’,便缩首避世。”

“大明,绝不如此!”

“正因如此,开国之初才选定了儒家最通行、最普及的《四书五经》作为科举核心。”

“为了让南方与北方齐头并进,先帝曾特意设立南北两榜。”

“目的只有一个——让北方子民明白。”

“这片江山,并非独属于某一地之人。只要勤勉向学,他们也能成为朝廷栋梁,执掌国事!”

“而《四书五经》所承载的,是孝道传家、忠于君王、心怀仁善、守礼知义的精神。”

“正是这些,才能重现汉唐之时我华夏万邦来朝的辉煌。”

“因此,先帝将《四书五经》定为根本。”

“因其文字简明,却贯穿了自秦以来天下归一的理念。”

“以‘忠’与‘孝’为根基,以‘仁’与‘礼’为支柱,构建出大明治世的骨架。”

“以此治理国家,安抚百姓。”

“使黎民免于动荡,安居乐业。”

话音落下。

群臣纷纷颔首称是。

朱标嘴角微扬,眼中难掩欣慰。连太祖也轻轻点头。

谁都不能否认。

这些时日,朱允熥的变化令人震惊。

如今言辞有力,条理分明,哪还有半分昔日怯懦之态?

说到底,皆因这大孙儿归来。

来得及时,来得可贵!

太祖心中暗叹。

可另一边,朱允蚊目光渐冷,脸色阴沉。

今日他欢喜得太早了。

竟没料到,那位名义上的长兄,竟抛出三个“新学科”。

更没想到,朱允熥竟能如此镇定自若,侃侃而谈。

当他再度侧目看向身旁,才惊觉那个年方十五、曾被自己轻视的弟弟。

如今开口之间,已有了不容小觑的气势。

“三殿下。”

忽然,刘三吾颤巍巍地开口。这位老臣背脊弯曲,双眼浑浊,却紧盯朱允熥。

“您所言极是。”

“《四书五经》确有助于南北融合,维系国势平衡。”

“其地位不可动摇……”

“但本宫以为,”朱允熥平静接话,“大哥虽以《四书五经》为科举核心,的确缓解了地域矛盾,却也将考试内容死死锁住。”

“书中要点有限,能考之处早已被反复揣摩。”

“数十年后,天下读书人怕是连注解都能背诵如流。”

“朝廷若仍要甄选贤才。”

“又不拓宽考题范畴,便只能增设规则。”

“刘大人可曾察觉?近年科举题目已形成固定套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