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文坛震动!天下儒者尽入京!(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最新章节。
“你真打算点头?”马皇后轻声问。
朱元璋眉头微皱。
“这事急不得。”
“大孙也说了,先等北边战报。”
“那就先看着。”
“别的制度还能慢慢调,唯独科举,牵着一整套育人之法。”
“耗时太长。”
“要动它,就得跟满朝文官斗,跟大儒争,甚至与天下读书人为敌。”
“我这把老骨头,不知能不能撑到那一天。”
朱元璋又低声说:“还有……”
“真由我亲手推这个,万一出了岔子。”
“后果不堪设想。”
他自知性子。
真做了这一步,定会被士林指着骂“背祖忘宗”、“断绝文脉”。
那些话,他听着就烦。
烦了就要动手。
一动手,血就跟着来了。
局面便会更加难收。
最关键是,这事和当年废丞相不一样。
为了除胡惟庸,他忍了多年,任其权倾朝野。
朝中大小事务,皆由那人做主。
让他猖狂到极点,才好一击毙命,将所有罪责列作凭据。
那时出手,无人敢拦。
科举取士,终究与宰辅之位大不相同!
“罢了!”
“这主意是大孙提的。”
“咱只能在后方压阵。”
“真要动起来,光靠一本册子,咱也不知该从何处下手……”
“方才大孙不是提到,北境的情报快到了?”
“倒有几分盼头。”
“只是……”
话到此处,朱元璋眼神微敛。
“既然大孙已现身,为何又悄然离去?”
“咱连一面都没见上。”
朱标、马皇后、朱允熥皆面露惊异。
“恐怕其中有不便明说的缘由。”朱标低声答道。
“再怎么不便,不也说明大孙能现身?”
“问题在于,每次停留都太短暂!”
老爷子回想朱雄英近来数次现身的情景,若有所思。
“咱心里已有计较。”
“得寻个机会探一探,看看能否引他再度现身,也能摸清他的行踪规律。”
“不过!”
“归根结底!”
“文教振兴、百业兴旺这些事,还得你们去推。”
“允熥——”
忽然间,老爷子目光落在朱允熥身上。
“你刚才说得不错。”
“‘北境之敌,一绝永患’,朝中大孙已借杨士奇之口,把草原后续方略点了出来。”
“眼下只等北境回音。”
“另外……今日所议的‘文教兴国、百工振业’,你可听明白了?”
朱允熥茫然点头,尚未领会其中深意。
谁料下一刻。
老爷子猛然抬手。
“明白就好!”
“待北境消息抵达,趁势而起——”
“你便在朝堂之上,再将‘文教兴国、百工振业’的道理重提一遍。”
“咱倒要瞧瞧,那些大臣作何反应。”
朱标立于一旁,眉间浮现一丝忧色。
“只怕他们比上次更为抵触。”
“恐怕此刻已在暗中串联,密谋应对。”
“父皇,您当真要……”
朱元璋挥手打断,“现在言定为时尚早。咱不是说了,先等北境消息,再议不迟?”
“若大孙所料无误。”
“由允熥出面陈词,或许更容易赢得支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