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这些看不见的手(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最新章节。

“奶奶,先说说咱大明的四民安排。”

朱雄英缓缓开口:

“士排首位,其次农,再是工,最后商。这并非大明独创,自先秦以来便是如此。”

“决定这种排序的,不是某个帝王,也不是某一朝代的旨意。”

“而是生产力。”

马皇后微微皱眉:“生产力?”

朱雄英点头:“也就是对国家运转的实际贡献程度。士人治政,农民产粮,工匠造物,商人流通货物。”

“四者皆不可缺,按其作用大小形成次序。”

“大明开国之初,定下严格的户籍制度。”

“根本原因,就在于粮食不足,必须确保耕种不辍。”

“自唐末以降,北方广袤土地屡遭外族侵扰,虽有宋室承继天下,却未能有效掌控中原旧地。尤其靖康之变后,朝廷退守江南,疆域大幅缩水。”

“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

“直至我大明崛起,太祖皇帝以雷霆之势,仅用数十年便夺回数百年沦陷之地。”

“更将北元残部击溃,使其远遁漠北,不敢轻窥中原。”

“仅此一项伟业,太祖之名便可彪炳史册,与历代圣君并列。”

话音落下,马皇后笑意盈盈,朱允熥亦是目不转睛,心驰神往。

“当年定下户籍制度,并非凭空而设,实为稳定民心,使人人各安其位,各司其职。”

“大明立国之本,在于农耕。然连年战祸,人口凋敝,如今全国不过五千余万,皆赖多年休养方得恢复。”

“即便如此,田亩所出,仍难足民食。”

“故开垦荒地、增产粮食,成为当务之急。”

“首要之事,便是让百姓活下去。”

“这便是户籍不可轻动的根本所在。”

“倘若放任百姓逐利而行,纷纷弃田从商,奔走贩运。”

“谁来耕耘土地?”

“若人人羡慕匠艺,争相学技,则田野必将荒芜。”

“无人垦殖,粮从何来?”

“难道要举国忍饥挨饿?”

“正因如此,才有‘士农工商’之序。”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这些言语流传世间,正是为了彰显士人之尊,官吏之重。”

“他们肩负维系朝纲、统摄四方之责。”

“农居其次,却极为关键,因其牵系万民生计,故备受推崇。”

“工匠虽有用,但未列入要务,地位自然不高。”

“至于商人,四处游走,重利轻义,历来为世人所轻。”

“在大明,商者列为贱籍,其子弟不得参加科举,难以入仕。”

随着朱雄英一一道来,马皇后轻轻颔首。

但她心中仍有不解:既然孙儿明白其中缘由,为何还敢提倡“百工振业”?

仿佛看透她的思绪,朱雄英继续言道:

“可如今大明陷入僵局。”

“提升产出,并不一定依赖更多人力。”

“不用人,靠什么?”马皇后眉头微蹙。

朱雄英语气坚定:“靠技艺,靠更精良的技术!不只是耕作之法,还包括制造之术!”

“技术一旦进步,功效可翻倍增长。”

马皇后眼神微闪,似有所悟。

正欲开口,却见朱雄英抬手,指向远处田间劳作的村民。

那田垄之上,黄牛牵引曲辕犁,缓缓前行。

犁头之下,铁刃宽厚,深切入土,翻起黑浪般的泥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