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抛旧路,毁阶梯,背初心!(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最新章节。
看似微小变动,实则关乎国本。
一旦允许“教化工匠”,便等于承认其地位可与士人并列。
久而久之,朝廷用人或将不再唯经义是问。
到那时,今日所有依靠儒学晋身之人,岂非皆成边缘?
他们之中,有多少人从洪武初年苦读至今,靠一部《孟子集注》踏入庙堂?
若此道崩塌,便是断了他们的根脉。
绝不容许!
哪怕只是口头上的一丝松动,也可能酿成滔天巨浪。
堤溃蚁穴,祸起毫末。
这些官员哪个不懂?
刹那之间,群臣默然对视,神色凝重。
空气仿佛凝固。
“万万不可!”
忽有一人越众而出,声色俱厉。
“陛下!”
“征调工匠,向来依循徭役旧制,从民间抽丁即可。”
“祖宗法度行之千年,何须另立名目?”
“若要培养,必设学堂;设学堂,必耗钱粮。”
“经费从何而来?师资出自何处?”
“莫非要另拨专款?增设衙门?”
“此举徒增负担,恐扰民生!”
那名官员当即表示反对,言辞激烈。
解缙却立刻摆手:“耗费人力物力?”
“柳大人,事情并非如此。”
“您提到的徭役制度,用于寻常修桥补路,确实可行。”
“可真正复杂的工艺,所需技艺远非常人所能掌握。”
“必须依靠专门人才,才能胜任。”
这番话令对方脸色骤变,几乎按捺不住怒意。
但想到解缙不久前曾在太祖面前显露才学,近来屡被委以重任,
这位官员终究不愿正面冲突,只得压下情绪开口:
“解大人,依您所言,工部现有官员难道不足以应对?”
“不足!远远不够!”解缙坚定回应。
“眼下各司主事皆有要务在身,汛期已至,多数官员已调往各地治水。”
“光是原有工程已令工部疲于奔命。”
“更何况皇长孙留下的那些资料,技术门槛极高?”
“要破解其中内容,理解其真实用途,仅靠少数匠人,或几家传承世家根本无法完成。”
“必须汇聚更多力量,引入新的人才。”
解缙转身望向洪武帝,语气激动万分:
“陛下,微臣这几日仅翻阅皇长孙留下的一册文献,尚且感到艰深费解!”
“一本便如此难懂,其余成百上千卷,更不知深奥到何种程度,有些甚至无法辨识!”
“若想真正落实,就必须有人破译、钻研、归纳总结,还要能传授知识,并付诸实践……”
他一口气说了许多,浑然未觉周围众人神色愈发尴尬。
片刻后,他又补充道:
“陛下!此事绝非一代人可成,需两代、三代,乃至数代持续努力!”
“因此大明必须从今日起,系统培养工匠之才。”
“工部也应扩充官吏编制。”
“但这仍不足够,还需设立类似学堂的机构……”
“住口!解缙!”一声厉喝打断了他。
众多官员面色铁青,纷纷出言指责:
“大明立国以来,四民分业早已定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