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要动“教化”?!(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最新章节。

不等马皇后或朱允熥开口,朱雄英已接着说道:

“眼下不过几条板凳,寻常人看个两回也能模仿。”

“可若是更复杂的活计呢?”

“譬如造一辆华贵马车,车轮要浑圆如镜,车厢还得雕花刻纹,精细入微。”

“不是做一两张桌案,而是一千辆、一万辆马车呢?”

“限定三日交付,办得到吗?”

“那时,难道不需更多匠人协力?”

“可大明的匠籍早已定死,平安县哪有这许多人手?任务下来,岂非束手无策?”

话音落下,马皇后目光低垂,陷入沉思。

朱雄英却未停歇,声音渐扬:

“同样的道理!”

“如今大明真正需要的,并非雕梁画栋的马车。”

“而是父皇曾展示过的那具铁器模型——”

“能在地上奔行,拖动千钧、万钧,乃至无穷重货的庞然巨物!”

“这东西,不止要木匠,还要铁匠,要懂得炼铁锻钢之人。”

“要能让它动起来的动力之源。”

“更要有精巧运转的机关结构。”

“今日的大明,有这能力吗?”

他自问,也自答:

“没有。”

……

同一时间。

皇宫深处,奉天殿内。

杨士奇立于阶前,缓缓陈言:

“启奏陛下,当今天下,最缺的是匠人。”

“缺的是成千上万、精通技艺的专业工匠。”

“正如先前所议,以牛羊换草原战马,断其兵源……”

“但若无陛下所提‘昼夜疾驰、运货千万’的铁车实现,”

“那些从北地运来的牲畜,也无法及时分运消化。”

“否则——”

“单是沿途转运耗费的钱粮,便足以耗空国库,甚至反受其累。”

此言既出,大殿一片肃静。

片刻后,朱元璋缓缓点头,群臣亦随之颔首。

无人能否认,这话切中要害。

而皇帝心中,始终挂念着工部的进展。

“你讲得对。那铁车虽已有模型,可真要量产,匠人必然不足。更何况,朕还想让它贯通两京十三省!”

所谓两京。

一是应天,当今国都。

一是北平,前朝旧都,今为留都。

至于十三省,幅员万里,山河浩荡。

大臣闻言上前一步,低声禀报:

“陛下宏图若要实现,不仅工艺须提升十倍百倍,各业工匠之数,恐怕也要增至百千倍方可支撑。”

“启奏陛下。”秦文用微微俯首,语气谨慎。

杨士奇拱手再问:“尚书大人,这般技艺,寻常匠人可堪掌握?”

话音落地。

秦文用神情微变,目光骤然一凝。

他先是望向杨士奇,眼中闪过一丝惊异,似已洞悉其言外之意。

随即转身,面向御座。

“回陛下,铺设铁轨一事,牵涉极广。地形走势、土质松密、风霜雨雪皆需考量。所用钢铁之纯度、车厢衔接之精巧、材料取舍之考究,无不繁琐。”

“更不必说那‘蒸汽机’三字,据文献所述,结构层层嵌套,机关繁复如天书。”

一字一句落下。

殿中文臣纷纷蹙眉,神色凝重。

连老爷子也不由坐直身躯。

心中渐明——此事之艰,远超设想,步步皆难,处处是坎。

“如此浩大工程,何时才能落成?”

“莫非要等上几十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