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百工振业!人才,必须由大明自己去孕育!(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最新章节。

“臣,叩谢陛下!”

朱元璋嘴角微扬,眼中含赞,心中暗道:此子,果然不负所望。

话音未落,杨士奇却未退下。

反而上前一步,声音沉稳:“但启奏陛下,臣尚有一事相禀。”

“但启奏陛下,臣尚有一事相禀。”

“讲。”

他转身指向身后那群静立良久的“国子监学子”,拂袖顿尘,神情肃然:

“此事牵动天下读书人之命运,关乎大明未来官吏之出处……”

“不容轻忽!”

“关乎国本!”

语毕,满殿寂静。

众臣皆惊,目光先是落在杨士奇身上,随即不约而同,转向那个自清晨起便令朝堂不安之人——

二皇孙朱允炆。

毕竟,今日风波,始作俑者正是此人。

因他拘押杨士奇,才引出这一连串变局。

如今,杨士奇话锋陡转,提及国子监,莫非是要清算旧账?

朱允炆面色骤冷,眸中掠过一丝戾气,却又隐含不安。

朱元璋眉头微锁:“你想说什么?”

他不信杨士奇会只为私怨开口。

方才其所陈北疆之策,条理分明,绝非狭隘之人所能为。

杨士奇整衣再拜:“这几日,臣滞留京师,目睹万象。皇长孙为大明擘画新途,固然是千载难遇之机,然臣亦见国中积弊,深藏于文教之根。”

“而这……”

“正与皇长孙所提之【文教兴国、百工振业】息息相关!”

他语气渐重,字字如钉:

“此策并非臣一时兴起,而是于北疆方略之后,反复推演所得。”

殿内无人出声。

杨士奇心中亦有波澜。

他清楚,自己刚借皇长孙之名,献平北之计,已然功成。

按常理,今日朝议至此便可收束,余下之事,自有天家决断。

但他不愿止步于此。

他有自己的志向,也有士人的傲骨。

那番北疆对策,虽出自其口,实由皇长孙点化而成。

世人只会记他传声之功,难见其思辨之深。

恰巧。

这些时日,他对“文教兴国”四字已有独到之见。

若此时不说,恐失良机。

即便……

只是试探。

因为在推敲这八字国策背后的真正意图时,他曾一度触碰到某种深渊般的真相。

那一瞬的领悟,让他脊背生寒。

【文教兴国,百工振业。】

表面上看,这番话似乎意在让大明重振雄风。

可细细琢磨,尤其是那句“百工振业”,却让杨士奇心头一紧。

百工?

这个词究竟意味着什么?

要知道,当今天下选拔人才,全靠“四书五经”。

文章以八股为体,学问以圣贤为宗。

如今突然提及“百工”,是否暗含变革之意?

杨士奇目光缓缓扫过朝堂众人。

若他直言心中所想,那些原本对他抱有敬意、频频颔首之人,恐怕转瞬便会视他为异类,避之如仇寇。

于是,即便是他,也只能迂回试探,借机察言观色。

片刻沉默后,在朱元璋凝视的目光中,他终于开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