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皇长孙还能提出什么不同凡响的方略?(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最新章节。
“想必诸公必会追溯前朝旧制,寻求借鉴。”
“但……”
“皇长孙所见,截然不同。微臣思索通宵,唯觉其意深远,根系苍生!”
“苍生?”
此二字一出,满殿皆惊。
众人面面相觑,眼中尽是困惑。
北境边患,刀兵不息,怎会与百姓扯上关联?
“你说的是……万民?”老爷子眉头紧锁,低声重复。
“不!”杨士奇断然摇头,“所系者非一人一地,乃是普天之下黎民苍生。确切而言,是大明百姓与北境子民;若推而广之,则天下之人,四海之内,皆在其列!”
老者眉头紧锁,“此话怎讲?”
“陛下容禀,且听臣一问。”
杨士奇神色肃然,转向朝中诸臣:“请问诸位大人,倘若真要根除北患,依诸公之见,当行何策以定乾坤?”
此言一出。
群臣先是愕然,继而低头沉思。
片刻后,一名官员上前奏对。
“昔汉武帝征伐匈奴,终得大胜。其所凭者,乃精锐之师,利刃之器。”
“更兼雄才之将,国力鼎盛,方可压敌于千里之外。”
“翻阅史册,莫不如是。”
“然战胜易,灭族难。匈奴之亡,实至东汉方成定局。”
“且其败后,鲜卑乘势而起,取而代之,执掌草原。”
“鲜卑之后,柔然兴焉,继而突厥称雄。”
“须知草原部族林立,并非铁板一块。以一国之力驱逐一部,已属艰难。”
“彼等逐水草而居,无城郭之固,疆域辽阔,气候严酷。”
“我军每北进一次,皆耗资巨万,倾尽国力。”
“胜则罢兵,尚可言功。”
“若徒劳无功,便是挫辱;一旦战败,国本动摇!”
这官员话音未落。
匍匐在地的齐泰忽然开口:“正因如此,唐太宗北征既毕,遂行‘以夷制夷’之策。”
“但此策亦险。”
“稍有差池,便酿成安史之乱般的浩劫。”
“故而——”
“历朝虽能暂抑外患,却从未真正实现永绝边忧。”
“陛下!”
“这正是二皇孙与臣等难以信服杨士奇之言的缘由。”
“欲求一劳永逸?”
“谈何容易!”
“其间难关几重?阻碍几许?”
“又怎能令草原游骑如我中原王师,安居城垣,守土有责?”
“我朝强盛时,彼遁于漠北;衰微之际,即南下犯边……”
“当今大明制度,实融历代之所长。”
“筑长城以拒敌于外。”
“设藩王与卫所,控扼要害。”
“前哨之地,更有归顺元将协防,借彼之力,制彼之族。”
齐泰果非常人。
昔日曾为建文帝执掌兵部,今日论政,条理分明,如数家珍。
连当前边防布局之细节,亦了然于胸。
若只看架构之周密。
大明今日之策,几近所能企及的极致。
言毕,齐泰抬起头,目光如炬,直视杨士奇。
“你声称皇长孙许诺你参与国策制定!”
“试问,如今我大明已融合历代治世之长,制度完备,纲纪严明!”
“那皇长孙还能提出什么不同凡响的方略?”
“莫非是你假托其名,肆意妄言?”
“陛下……”齐泰猛然转身,面向御座之上的朱元璋。
“臣与二皇孙所行之事,皆出于忠君报国之诚,毫无私念,请圣上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