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群臣惶恐!二殿下跪于大殿之上?!(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最新章节。

杨士奇提到的那个人的脸!

那个名字,如雷贯耳!

刹那间,朱允炆咬牙闭目,似下了某种决心。

“皇爷爷……你未免太过专断!”

一声嘶吼撕破晨雾,饱含愤恨与不甘。

......

次日清晨。

战事未歇,朝局紧绷。

百官皆不敢怠慢。

天光未明,文武官员已齐聚皇城之外,静候入宫。

天刚破晓,皇城外的风还带着几分凉意。

往日里,官员们早已习惯按部就班地候门入宫。

今日却不同,许多人刚到宫门外,脚步便钉在了原地。

眼前景象令人难以置信——大片人群跪伏于地,鸦雀无声。

那些人衣冠整齐,却神情惶然,仿佛背负着不可言说的重压。

“这些人……为何跪在此处?”

“瞧见没?四面都是锦衣卫,一动不动地守着。”

“这阵仗……莫非朝中又出大事了?不会是又要查谁吧?”

“闭嘴!别乱说话!”

不少人心头一紧。他们昨夜并未听闻任何风声,此刻所见,只叫人不由自主想起当年胡惟庸事发之时。

那时节,上朝如赴刑场,多少人清晨离家,便知未必能活着回来。遗书写好才敢出门,已是常态。

而如今,相似的一幕竟再度上演?

难道平静多年,又要掀起血雨?

正当众人神色凝重、揣测纷纷之际,詹徽缓步而出,声音平稳:“诸位无需惊慌。”

他顿了顿,继续道:“此事牵涉不在百官,而在国子监。”

“国子监?”

“哎,你们看,那位不是祭酒大人吗?怎的也来了?”

人群之中,果然有一位老者低头伫立,眉宇间满是愁绪,手指微微颤抖,显是心神不宁。

有人轻叹一声:“不必问他了。我已听说,这一切,起因在于二皇孙。”

接着,便有知情者低声将昨日之事娓娓道来——自杨士奇呈策,至皇长孙举荐,再到二皇孙暗中插手,意图夺功。

话音落地,四周悄然松了一口气。

原来祸不起于己身。

只要不是冲着自己来的,那接下来的事,便可以安心旁观。

毕竟谁都不想再见到“郭恒案”那般的腥风血雨。

但随着“杨士奇”三字传开,一些曾在钟山行宫目睹异象的老臣,面色骤变。

那人,可是未来史册中赫然在列的名字,大明两百余年兴衰的关键人物之一。

更让人震惊的是,“皇长孙”竟亲自出面举荐,并提出关乎国运的策论?

这已非寻常争执,而是牵动国本的大事。

至于那些跪在地上的人,则全因二皇孙妄图截取功劳,手段拙劣,反被当场揭穿。

平日里温良恭俭的模样,终究掩盖不了私心。

只是这一招太过稚嫩,漏洞百出,终致败露。

“那……皇爷会如何处置?”有人终于忍不住低声问道。

“看来今日这场朝会,注定不会平静。我们是否应当为二皇孙开口?他如今跪在殿外,情形堪忧。”

“还有那国策之争,杨士奇所陈之言,真能轻信?皇长孙亲荐之人,提出的对策,难道只是随口妄言?”

“莫非他早已与皇长孙密谈过?”

“可我们谋划已久,若就此收手,岂非前功尽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