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允炆落泪!如此多人站在自己这一边?!(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最新章节。

“就因现在一些小问题,就要废除维系大明边疆二十五年的制度吗?”

“是啊陛下!”礼部右侍郎随即附和。

“当年您亲口所说,卫所军户制不耗百姓一粒粮食。若废除军户制,大明靠什么来戍守边疆?”

甚至连一向不参与这类争论的都察院,也有了动静。

一向低调的右都御史缓缓起身。

都察院,源自宋朝御史台演变而来,职责为监察、弹劾百官,向皇帝进言。

左右都御史,与六部尚书同列,正二品高位。

过去,都察院是百官敬畏之所。

而今,右都御史也站出来反对。

“启禀陛下!”

“军事独立绝不可行,若无文臣监管,武臣势必坐大,只是迟早的事。”

“三皇孙年少,所言过于轻率。”

“是孩童之语,不足为凭。”

“至于皇长孙,老臣与二皇孙看法一致。”

“皇长孙曾在雄鹰盛典上扬我国威,一掌击退外使,为大明立下功劳,老臣不敢妄加评判。”

“可既食君禄,当为君忧。”

“老臣所虑,是皇长孙虽已不在朝堂,但其名屡被提及,若每次皆被如此重视,恐遭奸人利用,于国不利。”

右都御史话音落下,顷刻间,数十位官员在他身后,齐齐站出。

甚至……

在武将之中,还藏着不少侯爵,此刻也齐齐出列。

江夏侯、广德侯、萤阳侯、永嘉侯……

他们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与怀秀一派的勋贵从无争执,却在这关键时刻,站了出来。

“启奏陛下!”

“军中儿郎多是世袭军户,靠父辈打拼挣来的一份功名!”

“正因为如此,我大明军队才能上下一心,情同兄弟,战阵之上生死与共!”

“若陛下说改就改……”

“那些军士又当如何?”

“若军心动摇,军中信任瓦解,又当如何?”

“军户制度之下,将士们同吃同住,同练同战,彼此了解,战力自然强盛!”

“三皇孙所提之法,虽有不足,但也能修补。”

“加强训练即可。”

“虽苦,可将士们也甘之如饴。”

“若要改革!”

“敢问,如刚才那位大人所说,陛下曾言不动用百姓一粒米。”

“可一旦改革,朝廷是否养得起这些将士?”

“新粮虽好,终究陌生,军士肠胃吃不惯!”

他们继续陈词。

仿佛又想到关键之处。

“再说,西北苦寒,气候恶劣!”

“而那里,正是我大明最要紧的边防重地,万不能出半点差池!”

“那新粮,能在那样的地方种得出来吗?”

“一切尚无答案!”

“所以……”

“臣等恳请陛下慎重决策!”

“切不可轻率行事!”

这一幕。

让朱允炆几乎落泪!

今日,竟有如此多人站在自己这一边?

他转头看向齐泰,眼中燃起壮志。

倘若局势一直如此!

我朱允炆,又何惧他人?

“好!”

“好!”

此时,老爷子看着朝堂变化,不但不怒,反而笑了。

“改制嘛,自然要议论清楚。”

“诸位可以畅所欲言。”

“有意见就说出来。”

“咱大明,才能更上一层楼。”

“就像咱三孙说的,动军户制,让阶层能流动起来。”

“这在以前,咱是万万不会同意的。”

“因为那时,咱大明需要粮食,急需百姓种田,稳定民生,稳固江山!”

“包括你们说的军户制度,也是出于这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