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太熟悉了!真是阴魂不散!(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最新章节。
此制度哪怕即使是在当下。
大明立国也才二十五年,制度的弊端就已初现端倪。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如今的铁岭卫。
铁岭卫所驻守之地,在这个时代看来,土地贫瘠、难以生存。
而军户身份的他们,衣食住行全靠自筹。
在这种环境下,千户、百户稍微动手脚,就能形成自己的势力圈子。
这次铁岭卫申请内迁,正是因生活困苦,希望前往有荒地可耕的新地方谋生。
而这类现象,早已在全国各地频繁发生。
像东南地区,当地的士族和地方驻军早已勾连一体,形成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
所以,眼下大明的税收改革已接近尾声。
税银征收因秦王南下而推进顺利。
是时候,对军队进行改革了。
制度改革,是细致活。
需要考虑多方因素,环环相扣,不能急于求成。
若朱雄英一开始就贸然推动军改,朝廷既无银钱支撑,也难调动资源,改了也只是徒劳。
可如今不同,朝廷既有银两,也有粮食。
更关键的是——
朝中官员眼中,辽东土地贫瘠,铁岭卫连饭都吃不上,只能申请内迁。
但朱雄英却知道,那片土地藏着真正的宝藏。
黑土地!
全大明最肥沃的土壤,就在那里。
大明如今在北方种麦子,结果自然是一无所获。
但若换成水稻……
情况就大不一样!
当然,这一切还得看大明的农业,能否培育出一种“耐寒型稻米”。
如果这个问题能在大明得以突破,那么辽东这片看似鸡肋、得之无用、弃之可惜的土地,将会成为大明最珍贵的宝藏!
这,就是他此行真正的核心目标!
国强民富!
内政与军事同步推进!
……
“军制改革?”
这时,老爷子盯着这四个字,眼神里满是疑惑。
“唳!”
海东青一声清啸,突然伸出前爪,在桌面上划动起来……
最终,竟然画出了一把“钥匙”的轮廓!
这一幕,老爷子和朱标等人顿时惊呆了,连在场百官也全都变了脸色!
太熟悉了!
太熟悉了!
如果说之前那封信让大家还有所怀疑,甚至齐泰还说,是有人借海东青的速度提前送信,但此刻,一切都清楚了!
“皇长孙!”
“真的是皇长孙回来了!”
老爷子忍不住大笑,仿佛云雾散开,天地豁然开朗!
“肯定是咱的大孙!”
“这熟悉的节奏,军制改革!”
“是他提醒咱,大明的军制出了问题?”
“对!对!就是铁岭卫那次!”
“那次内迁,咱们吃了大亏。”
“高丽就是趁机下手的。”
老爷子一边说,海东青再次发出一声长鸣,仿佛听懂了人话,竟还点了点头。
“妙极!”
老爷子乐得合不拢嘴。
再看看桌面上的钥匙印记,他忽然想到……
现在三个房间虽然打开了,但还有两道,或者三道石门,那里面藏着大量银钱和粮食!
老爷子一直心痒难耐,难道这一次,就是打开它们的契机?
这种感觉,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一定就是咱的大孙!
这一刻,不只是老爷子激动万分,朱标、朱允熥,还有底下的蓝玉等人,全都难掩欣喜。
“消失了一个月的皇长孙……又出现了?”
“看来是了,和之前一模一样。”
“这种手段,除了皇长孙没人能做到。”
听着四周的低语声,朱允炆脸色骤然惨白。
他本就因为那封信心情沉重,现在更是心乱如麻,几乎站立不稳!
“阴魂不散!”
“真是阴魂不散!”
他在心中怒吼。
而这时,老爷子似乎想起了什么,望着桌上的钥匙图案,又看向那羽海东青,带着一丝期待,开口问道:“只要咱们能找到这套军制的漏洞,并加以调整……”
“就能拿到那把钥匙吗?”
老爷子陷入沉思,脑海中浮现出最近最让人头疼的两个难题。
一个是常氏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