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天道的反噬(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最新章节。
在他们看来,这便是天道的反噬。
果然!
汉王朱高煦举兵反叛!
可就在这时……
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却迅速登基!
改元:宣德!
他虽镇压了朱高煦的叛乱,并正式坐稳皇位,但整个朱家,仿佛陷入了一个无法打破的诅咒。
一连串的短命皇帝轮番登场。
朱瞻基,宣德皇帝,在位十年,三十八岁便猝然去世!
就在朱棣震惊、愤怒、不解到几近失控之际,更大的灾难接踵而至。
那场震动大明根基的“土木堡之变”来了。
那位被后人戏称为“大明战神”的人物,带着五十万大军出征,结果全军覆没。
从此,大明由盛转衰。
草原上的敌人,始终是北方的心腹大患。
随着北元最后一位正统君主脱古思帖木儿及其太子天保奴被杀,蒙元黄金家族的统治彻底瓦解,草原诸部各自为政,纷争不断。
此时,草原上两大部族逐渐崛起。
东部的,后来被称为“鞑靼”;
西部的,则是“瓦剌”。
这两个部族,几乎贯穿整个大明历史,一直是帝国北方的不安定因素。
为抵御他们南侵,永乐皇帝朱棣五次亲征漠北。
然而,草原部族如风般难寻踪迹。
你来了,他们就散;
你走了,他们又聚。
很少有固定的城池可供围攻。
所以,哪怕被打得溃不成军,这些游牧骑兵依旧像幽灵一样纠缠不休。
而此刻,众人望着画面。
只见宣德帝朱瞻基刚刚驾崩,整个帝国,仿佛再次陷入风暴前的沉寂。
九岁的太子朱祁镇,成了大明的新君。
头十几年。
老爷子看在眼里。
有太皇太后坐镇,加上“三杨”几位重臣辅政,朝局还算平稳。
内阁制度的确立,虽削弱了皇权的部分力量,但不能否认,它的确帮助国家维持了正常运转。
但……
太皇太后终究是太皇太后,“三杨”也是宣德时期的老人。
十几年过去,随着他们的离世,年轻的皇帝朱祁镇,开始真正掌握权力。
而他身边,还有一个深得宠信的宦官——王振。
当王振出现的那一瞬间,老爷子眉头立刻紧锁。
原因很简单。
老爷子在位时,宫中太监只是服侍左右,从不允许他们染指权力,甚至经常更换身边的太监,动辄施以重罚!
在他看来,太监本就无才无德,又贴近天子,一旦得势,极易蛊惑圣听,使君王昏聩、朝纲败坏!
因此,老爷子始终严防死守。
但眼前的这位皇帝,却不同。
朱祁镇!
他亲近王振,视其为心腹。
随着长辈们一一离世,这位逐渐掌权的少年皇帝,一度想干出一番事业。
于是,当瓦剌南下侵扰边境时,他便想效仿父亲朱瞻基、祖父朱棣,亲征北伐!
重树大明威信!
也向满朝文武宣告,他朱祁镇,不是庸主!
紧接着,在王振的“鼓动”下,这位年号“正统”的皇帝,多次出兵北伐。
其中,最浩大一次——
出动二十万精锐!
朝中六部尚书、各大臣、将领随行,
加上后勤、辎重等人员,
号称五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北上征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