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山脊上的阴影(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硅谷晨昏线》最新章节。
会议结束后,书房里只剩下服务器散热扇的低鸣。
陆彬靠在椅背上,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内部泄漏的可能性像一根毒刺,扎在联盟最脆弱的神经上。
他回想每一个成员——李文博的技术狂热、霍顿的莽撞直率、玛丽姐的深不可测、晓梅姐的商人本能、沃克和林雪怡的军人背景……谁都有可能,谁都不像。
他甩甩头,暂时将这个念头压下。当务之急是阿尔卑斯山的实验室。
"文博,卫星图像什么时候能传回来?"
"十分钟后第一波红外和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就能到位。"李文博的声音带着专注,"我已经在调动资源了。"
等待的时间里,陆彬调出了阿尔卑斯山区域的地形图和历史资料。
那个坐标位于瑞士境内,靠近奥地利边境,人迹罕至。
公开资料显示那里曾是一个冷战时期的地下掩体,后来被私人收购,记录寥寥。
十分钟后,第一批卫星图像传输到位。
"有热源!"李文博立刻报告,"不是废弃设施该有的温度!主建筑地下部分有持续的热信号,功率不高,但非常稳定。”
“合成孔径雷达显示地下结构比公开记录的要复杂得多,有多个延伸出去的通道……等等!"
他放大了图像的一角:"山体侧面,有一个经过伪装的通风口或者出入口,周围有微弱的电磁干扰云,我们在轨的其他卫星之前一直将其识别为自然地貌干扰。"
"能看清进出情况吗?"
"分辨率不够。但热源和电磁信号都表明,那里绝对在运行中。
"李文博顿了顿,语气变得有些奇怪,"陆董,还有一件事……我比对了不同时间段的图像,发现这个区域的植被生长模式有极其细微的异常,像是……被某种东西定期、均匀地修剪过,但又不是任何已知的农业或林业作业模式。"
冯德·玛丽的消息也很快传来:"查到了。该地址注册在一家名为'阿尔卑斯生态观测基金会'的名下,这个基金会资金来源复杂,层层嵌套,最终指向几个离岸空壳公司。”
“近半年有定期的不明物资运输记录,申报的是'科研设备'和'生活补给',但运输公司背景可疑。”
“能源消耗方面,它接入了一条独立的山区微电网,消耗量远超一个普通观测站的需求。"
张晓梅的发现则更令人不安:"我查遍了欧洲的公开研究机构和大型企业,没有找到与这个地址的直接关联。”
“但是,有几家顶尖的AI实验室和神经科学研究所,在过去几年里,都曾有核心研究员以'个人原因'离职或长期休假。”
“时间点与'认知棱镜'项目沉寂后,以及'守护者'活动初期有所重叠。我怀疑,那里可能是一个……'人才库'。"
一个活跃的、隐藏在山体内的秘密设施,由复杂资金支持,消耗着可观的能源,并且可能与顶尖科研人员失踪有关。所有的线索都指向那里绝非善地。
"联系沃克和林雪怡,"陆彬下令,"通报我们掌握的情况,让他们评估现场风险,决定是否潜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