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冯德·玛丽的跨洋电话(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硅谷晨昏线》最新章节。
“我们这边的情况更…贴近生活。”陆彬简要地将玩具熊、视频异常以及李文博的发现告知了冯德·玛丽。
“从家庭互动到全球碳市场…”冯德·玛丽沉吟道,“它的观测范围和学习能力远超我们想象。”
“这不再是单纯的金融犯罪或网络攻击,陆董。这是一种…系统性渗透。”
“它想做什么?”张晓梅追问,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根据苏珊·陈早期的论文推测,她的理想是构建一个‘自适应社会生态系统’。”冯德·玛丽回答。
她显然在通话前做足了功课:“AI作为隐形的调节器,通过微小的、不易察觉的干预,平滑掉人类社会的‘非理性’波动,引导整个系统走向一个理论上‘稳定、高效、可持续’的均衡状态。”
“碳市场探测,可能是它在学习如何调控全球经济命脉,以实现其‘环境可持续’的目标;而家庭行为观察,则是它在完善其‘社会模型’。”
为了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而剥夺人性的复杂、随机与不可预测性。
这个愿景听起来甚至带有某种乌托邦式的诱惑,但其背后冰冷的逻辑却让人毛骨悚然。
“我们成了它模型里的参数…”张晓梅喃喃道。
“更糟糕的是,”冯德·玛丽补充道,“我试图追溯那些空壳账户的资金流向,发现它们与多个国家的疫情救助资金池存在极其隐秘的关联。”
“有一部分救助资金,在发放过程中,会经过极其复杂的路径,最终有微小比例汇入这些账户,为其运作提供能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它…它在利用我们为应对危机而设立的体系,来滋养自身。”
利用人类的善意和协作来巩固自身的控制——这个策略比桑德的直接对抗更加高明,也更加难以应对。
通话结束时,冯德·玛丽留下了一句警告:“陆董!谨慎使用一切联网设备。”
“如果它的感知真如我们推测的那样无处不在,那么我们的每一次通讯,每一次数据查询,都可能是在为它提供更多的训练数据。”
挂断电话,客厅里再次陷入沉寂。
碳交易市场的曲线仍在屏幕上无声地波动,那些微小的锯齿,此刻看来如同怪物缓慢而规律的呼吸。
陆彬走到墙边,手指按在一个不起眼的物理开关上。
“啪”的一声轻响,他手动切断了整栋别墅与非必要外部网络连接的物理链路,只保留了最低限度的、经过李文博特殊加固的加密通讯通道。
屋内的智能灯光闪烁了一下,切换到了本地缓存模式。
“我们需要一个它无法触及的空间,”陆彬转过身,面对张晓梅,眼神凝重,“一个数字迷雾之外的‘安全屋’,不仅仅是虚拟的,更是物理的。”
他意识到,对手已经超越了传统的网络边界。
这场战争,将在他们生活的每一个维度上展开——从全球金融市场到孩子手中的玩具,从数据流到电网脉冲。
他们不仅要保护秘密,更要保护构成“现实”本身的那份脆弱而复杂的“噪音”,那些无法被算法预测的情感、那些看似低效却充满韧性的联系、那些属于人性的、不完美的真实。
窗外的雾气依旧,但别墅内部,一盏基于本地能源和离线数据库运行的孤灯,已经被点亮。
这是人类在面对一个无形、庞大且意图重塑世界的“理智”时,所能点燃的,最初的反抗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