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危局亮剑(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硅谷晨昏线》最新章节。

陆彬转头对冰洁说:“洁妹!我们国际移动互联网股份公司不是避开风险和灾难,而是承担社会责任,战胜风险,勇敢面对灾难。”

陆彬的话音在指挥中心回荡,那句“战胜风险,勇敢面对灾难”像一道清晰的指令,驱散了灾难新闻带来的凝重气氛,转化为一种紧迫而坚定的行动力。

冰洁——这位营运负责人,早已在陆彬发言时调出了贝鲁特的数字地图。

她的眼神锐利,双手在虚拟键盘上快速划动。

“明白,陆董。”她的声音冷静而高效,“贝鲁特港区通讯基站受损严重,但城市核心网络骨架尚存。研发总监李文博的应急系统需要一个支点。”

她迅速部署:

1. 连接邻国节点:利用公司与中东各国电信运营商的合作关系,立即扩容与黎巴嫩接壤国家的网络带宽,构建一条数字“驼峰航线”。

2. 启动近地轨道备用信道:协调公司投资的低轨道卫星网络服务商,优先为贝鲁特救援区域提供免费的应急宽带接入。

3. 定位物资集散点:利用实时数据分析和艾伦共享的物流信息,在贝鲁特地图上标定出数个安全且交通相对便利的区域,作为首批救援物资的接收和分发点。

“我们的任务,”冰洁对团队说,“是确保研发总监李文博的‘软件’和艾伦总的‘硬件’,能有一条畅通的‘血管’抵达心脏。”

李文博的极速创新:从“实验室”到“废墟”

研发中心里,李文博团队的任务已从追求技术完美,转变为与死神赛跑。

“忘掉所有花哨的功能!核心只有三个:离线注册、信息同步、需求上报!”

李文博的声音在研发中心响起。他们基于刚刚攻克的新架构,进行了极度精简和强化。

代码被精简到极致,确保能在老旧手机和低功耗设备上流畅运行。

利用区块链技术核心特征,确保失散人员信息一旦在断网环境下录入,就无法被篡改,并在连接网络后能自动、准确地同步到中央数据库。

界面语言默认为英语和阿拉伯语,图标设计直观,确保在混乱中易于理解。

48小时的极限攻坚,锤炼出的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为生命负责的使命感。

艾伦的“作战室”已转变为全球救援物资调度中心。她同时与数十个联系人沟通:

“是的,药品从迪拜仓库直接空运,航线已协调……”

“土耳其的合作伙伴负责提供帐篷,请在边境完成交接……”

“希腊的船运公司愿意提供免费舱位,运输净水设备……”

她巧妙地运用商业纽带,将竞争对手、合作伙伴乃至沃克集团的关联企业,都暂时整合到这条“绿色救援通道”中。

商业竞争在生命面前暂时搁置,展现出一种超越商业的人文精神凝聚力。

在日内瓦,冯德·玛丽女士调整了她即将发表的演讲内容。

她将贝鲁特灾难和公司的“黎明行动”作为最核心的案例。

“女士们,先生们,”她站在演讲台上,目光扫过全场,“当灾难降临贝鲁特时,我们看到的不应只是废墟和泪水,更应看到全球协作的迫切性。

此刻,我们的一家美中合资企业,正在用其技术、物流和全球网络,为那片废墟搭建一条数字与物理的生命线。

这不是慈善,这是责任;这不是施舍,这是共生。这,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最具体的实践!”

陆彬看着屏幕上高效协同的团队,看着冰洁构建的数字地图上开始亮起一个个代表通讯恢复和物资抵达的光点,他深深体会到冰洁那句话的含义。

国际移动互联网股份公司的真正力量,不在于它能赚取多少利润。

而在于当人类文明遭遇重创时,它能利用其全球化的技术和网络,成为支撑文明存续和复苏的坚韧力量。

这份社会责任的承担,远比任何商业上的胜利,更能定义公司的灵魂和价值。

“黎明行动”的光,正穿透贝鲁特的硝烟,照亮前路。

这不仅是对一座城市的救援,更是一种新型全球化企业责任与担当的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