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镜噬双生(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硅谷晨昏线》最新章节。
沃克不愧是沃克。这位前IMI营销总监太了解现代战争的本质——舆论,才是当今最高效的武器。
当“镜像”协议还在消化技术数据时,沃克已经启动了他的B计划。
一周后,《亚洲金融周刊》发布深度报道,直指IMI利用“棱镜”项目在东南亚进行数据殖民。
精心剪辑的录音、经过篡改的技术文档,以及几位“前IMI员工”的证词,迅速在全球媒体发酵。
“他们窃取用户数据,操纵股市,甚至干预他国内政。”
沃克在视频采访中神情凝重,“我当年离开IMI,正是无法容忍这种道德沦丧。”
讽刺的是,这些指控半真半假——沃克巧妙地将自己正在实施的罪行,完美嫁接到了老东家身上。
金三角地区,战火因这波舆论攻势骤然升级。
四大家族趁机散播“IMI即将配合当局清剿”的谣言,逼迫当地民众选边站队。
原本中立的村寨被迫武装自卫,整个地区陷入更深的混乱。
在仰光,查侬发现“竹网”的多个联络点遭到不明身份民众冲击。
“他们相信IMI要夺走他们的数据自主权。”岩肯在电话里汇报,背景传来示威者的呼喊。
更致命的是,沃克提前准备了这手——他通过傀儡公司在欧洲提起了对IMI的反垄断诉讼,冻结了其在海外的部分资产。
陆彬在总部会议上沉默不语。
他看着屏幕上沃克接受采访的画面,那个曾经在IMI的营销总监,如今将全部才华用于编织谎言。
“他学会了我们的一切,”李文博叹气,“包括如何讲一个好故事。”
“不,”陆彬终于开口,“他忘了一件事。”
他调出一段监控——那是吴钦被捕前,偷偷备份在云端的最后数据。
“沃克太专注于模仿我们,却暴露了他自己的模式。”
屏幕上,沃克的谎言如同精致的刺绣,每一针都遵循着特定的逻辑——那正是他在IMI任职期间形成的思维定式。
“是时候让他明白,”陆彬轻声道,“学生永远赢不了老师。”
远在柏林的施密特收到新指令,他望着“镜像”协议捕获的沃克行为模型,露出了然的微笑。
最好的陷阱,是让对手以为他正在设置陷阱。
就在沃克的舆论战达到高潮时,施密特启动了一个名为“回声”的协议。
这个协议并非直接反驳沃克的指控,而是将沃克过去三年所有经过篡改的原始数据——包括他指示吴钦与四大家族往来的加密指令、资金流向的真实路径——通过《亚洲金融周刊》的底层内容管理系统悄然回传。
第二天,当读者再次打开那篇轰动一时的报道时,惊讶地发现所有“证据文件”都恢复了原始版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