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兵源的困境(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开局手搓EVA,吓哭校花》最新章节。

地球同盟最高统帅部,数据风暴中心。

巨大的全息星图悬浮在中央,其上代表人类疆域的光点稀疏地散布着,从太阳系延伸到遥远的第四、第五殖民地。

然而,与这日益扩张的版图形成残酷对比的,是星图旁边那不断闪烁、令人焦虑的几组数据流。

【现役常备军总兵力:★★★☆☆(低于红线)】

【“金乌”舰队满编需求兵员缺口:42.7%】

【各殖民地驻防部队平均缺编率:18.3%-35.1%】

【合格机甲驾驶员/星舰操作员培训周期:24个月(无法缩短)】

【预测:与“清理程序”主力接触时,兵力缺口将扩大至★☆☆☆☆】

雷战面色阴沉地看着这些数字,仿佛要将它们刻进眼里。

他刚刚驳回了一份来自后勤部门的乐观报告——该报告建议通过延长现役人员服役年限来“缓解”压力。

“延长?”雷战当时几乎是对着通讯器低吼,“我们的战士已经在超负荷运转!柯伊伯带战役的伤员还没完全归队,新的巡逻和冲突又在持续消耗!这不是机器,是人!会疲惫,会崩溃!”

然而,现实的压力冰冷而坚硬。“清理程序”主力如同悬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每一天都在逼近。

人类科技的飞跃——新型星舰、机甲、自动化防御平台——需要人来操作。领土的扩张需要军队去守卫。战争的巨大消耗需要后备兵员去填补。

但人口基数和发展时间,是硬性约束。地球经历多年动荡和“启明”计划,人口结构刚刚趋于优化,但适龄服役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跟不上战争机器的吞噬速度。各殖民地人口基数更小,尚处于开拓阶段,维持自身运转已属不易。

“我们缺的不是装备,是能操作装备、并能扛得住战场压力的‘人’!”雷战在一次紧急战略会议上,敲着桌子对与会的地球和殖民地代表们(通过全息投影)说道,“尤其是技术兵种和灵能适应性高的兵员!我们必须立刻找到解决办法!”

会议的结论残酷而必然:必须在整个同盟范围内,推行强制性的兵役制度,并大幅扩大预备役体系。不仅在地球,更要在各殖民地同步实施。

命令以同盟最高统帅部令的形式下达,但具体的推行细则和强度,允许各殖民地根据自身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调整。这无疑是将一块烫手的山芋,抛给了各位殖民地总代表。

希望星,“新希望一号”基地。

李振邦看着地球发来的指令,眉头紧锁。希望星刚刚度过“金乌”征调的艰难时期,生态穹顶初见成效,民心稍定。此刻推行兵役制……

他召集了社区代表会议。果不其然,消息公布后,会场炸开了锅。

“又要抽人?矿坑里的人手刚刚够用!再抽人,开采量跟不上,‘金乌’那边的任务完不成,地球怪罪下来谁承担?”

“农业工厂也需要壮劳力!那些精细操作不是机器人能完全替代的!”

“孩子们刚刚适应这里的环境,很多人体质还在调整期,怎么能立刻送上战场?”

“我们来到这里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不是为了当炮灰!”

抱怨、恐惧、愤怒的情绪弥漫开来。希望星的殖民者多为工程师、科学家、技术人员及其家属,他们更能理解战争的必要性,但也更珍惜来之不易的稳定和建设成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