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灵感风暴与技术壁垒(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开局手搓EVA,吓哭校花》最新章节。
林风和苏小婉的关系确定后,并没有太多花前月下的时间。项目压力如山,外部威胁环伺,两人都将那份悄然滋生的情愫化为了更强大的工作动力。实验室里,他们依旧是默契无比的战友,只是一个眼神的交汇,一次不经意的触碰,都带上了别样的温度。子副脑的存在让他们的思维衔接更为丝滑,往往林风刚提出一个模糊构想,苏小婉那边就已经开始构建算法模型。
但“承影”项目的推进,依旧遇到了巨大的瓶颈。能源核心的稳定性、生物装甲的大规模量产工艺、以及最棘手的——驾驶员与机甲深度连接后的精神负荷问题,都像是三座大山,横亘在面前。
尤其是精神负荷,即便有了新型缓冲算法,长时间驾驶或进行高难度机动,依旧会对驾驶员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王猛每次极限测试下来,都需要更长时间的恢复和专门的“凝神”冥想调理,这严重制约了“承影”的实战部署。
林风尝试了多种方案,甚至动用了副脑进行超负荷推演,但进展缓慢。现有的技术路径似乎走到了尽头。苏小婉也通过子副脑模拟了无数种可能,眉头紧锁:“妈的!又不对!现有的缓冲机制已经到理论极限了!除非能从根本上提升驾驶员的精神承受能力,或者……让机甲本身具备某种‘意识’来分担!”
但这听起来更像是天方夜谭。让机甲拥有意识?这触及了伦理和技术的双重禁区。
“提升驾驶员素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至于让机甲有‘意识’……这更科幻了。”苏小婉叹了口气,揉了揉太阳穴,连续的高强度模拟让她也感到精神疲惫。
就在两人一筹莫展之际,林风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那锅差点让他社会性死亡的“劣化版智慧药水”。
那玩意的原理是粗暴地刺激大脑潜能,副作用极大。但如果……如果能将其改良,剔除副作用,只保留提升思维活性和接受能力的部分,并且不是口服,而是通过气雾剂形式,在特定区域内缓慢释放,潜移默化地提升研究人员和驾驶员的精神状态呢?
这个想法很大胆,甚至有些疯狂。但被逼到绝境的林风,决定试一试。他直觉感到,这或许与“道术”中某些激发潜能的古老理念有暗合之处。
他再次动用最高权限,偷偷调取了一批稀有化学试剂和活性生物酶。有了副脑的精确计算、苏小婉通过子副脑提供的药剂学模拟支持,以及上次的“经验”(教训),他这次的制备过程谨慎了许多。
几天后,一种无色无味、只有淡淡草木清香的气雾剂被研制出来。林风将其命名为“灵犀雾剂”,取“心有灵犀一点通”之意,希望它能促进思维共鸣。
他不敢直接用在人身上,先是在实验室密闭空间内释放了低浓度的气雾,然后和苏小婉一起感受。
最初没什么感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都隐约觉得思维似乎更清晰了一点,一些之前卡壳的技术难题,好像多了几个模糊的解决方向。大脑像是被轻柔地按摩着,疲惫感有所缓解。
“好像……有点用?”苏小婉不确定地说,子副脑的运算速度似乎也快了一丝,“脑子转得是快了点儿,但也没那么夸张。”
“剂量可能不够,或者需要时间积累。”林风记录着数据,副脑也在飞速分析着雾剂的成分与大脑活动的关联。
为了加速验证,他稍微提高了浓度。
然后……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出现了。
这种副作用并非之前的言行失控,而是……思维极度发散和活跃,以至于到了天马行空、甚至荒诞的地步!
一个平时沉默寡言的材料学专家,突然冲进实验室,手舞足蹈地大喊:“我有个天才的想法!为什么我们要用金属做骨架?用高强度真菌!对!真菌!它可以自我生长,自我修复!这才是真正的‘血肉’魔法!”
另一个工程师盯着“承影”的脚部设计,喃喃自语:“抓地力不行……为什么不设计成壁虎脚掌?或者干脆做成磁悬浮!反重力!对!反重力!利用生物电场和星球磁场相互作用!”
实验室里瞬间充满了各种狂野、离谱、却又隐隐透着某种诡异合理性的“灵感风暴”。平时严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仿佛集体进入了“嗨”模式,各种奇思妙想喷涌而出。
林风和苏小婉都看傻了。
“我靠……风子……你这雾剂……劲儿有点大啊……”苏小婉喃喃道,她感觉自己的子副脑都快被这些杂乱无章又充满创意的思维波干扰了。
林风也是哭笑不得。这副作用……似乎歪打正着了?这简直是一场强制性的、高强度的头脑风暴!
他赶紧让苏小婉启动实验室所有记录设备,同时副脑全开,记录下这些疯狂的想法,虽然百分之九十九都不可行,但偶尔几个点子,却像闪电般劈开了思维的壁垒!
比如那个“真菌骨架”固然扯淡,但却启发了林风利用特定生物组织进行3D打印并诱导其定向生长的思路!这或许能解决大型生物构件的一次成型难题!
那个“反重力”更是无稽之谈,但却让林风想到了利用模拟生物电场来实现局部微重力补偿的可能性,虽然距离反重力遥遥无期,但对减轻机甲自重对关节的压力或许有帮助!
更重要的是,在这种集体“头脑风暴”中,关于小型化、特种化机甲的概念被不断提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