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政变(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赘婿逆天超级穿越者系统》最新章节。

“混账,将这几个刁民就地正法。”

“啊!”

随身的宫人,心头一震。

皇帝就因为这首打油诗,就要杀了这几个乞丐。

这让他们如何下得了手。

不说这只是几个乞丐。

而且还都是几个半大的孩童。

“嗯!”

皇帝的脸色更加的难看起来。

身边的几个大内侍卫,无奈的抽出随身的钢刀,将那几个丐童抓了过来。

“这几个刁民,当街辱骂当今圣上,皇上有旨,当街格杀,以儆效尤。”

说完,咬了咬牙,将那几个丐童抹了脖子。

一瞬间,街道上,被几人的鲜血浸染成刺目的殷红色。

百姓们惊恐的看着这一幕,瑟瑟发抖。

长京医院。

宋扬得到消息时,满脸寒霜。

“知道是什么人传播的打油诗吗?”

“听闻程王昨夜在宗人府大牢被人救走,之后,流言就遍布了满大街。”

“你是说,极有可能是程王让人传播的吗?”

“根据目前的状况来看,的确如此。”

张远皱眉道。

“程王从封地带来的属下,被击杀了十个,其余几人逃出皇城,应该是回了亡山,想来,大军不日就要兵临城下。”

“带着这块令牌,前往南都城,交给都察院右都御史,兵部右侍郎梁梦龙,让他率领神机营悄悄回京。”

翌日。

巳时四刻。

一切如往常。

这个时间段,是长京城街头,人流最多的时候。

就在此时,不知道是谁大喊了一声。

“你们看天上,那是什么?”

听到他呼喊的路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向天空。

只见遮天蔽日的纸片,从天上,如同雨点般洒落下来。

不到半个时辰,整个长京城的大街小巷,树梢,屋顶,城头,包括皇城里,都是。

震惊的路人,捡起从天而降的纸片看了过去。

上面竟然记载了皇帝朱钰麟在宫中酗酒后,随意打杀宫人,强行临幸未及笄的小宫女,导致对方香消玉殒,因为传唱打油诗而伤害丐童,因为程王逃走,而随意杀害宗人府大牢的守卫,和城门守卫的消息。

除此之外,还记载着因为担心功高震主,内阁首辅陈维政刚刚病重,皇帝就唆使大臣,诬陷陈大人贪赃枉法,鱼肉百姓,而交由三司会审的事情,也在上面,做了详细的介绍。

长京城疯狂了。

作为百姓,对于陈维政的事情,他们不得而知。

但是,有些事情,他们可是亲眼所见。

就比如杀害丐童和城防军守卫。

这样就导致了,其余的消息无论真假,百姓们都多少相信事情的真实性。

守在金銮殿外的御林军拿着从天而降的纸片,跑进了殿内。

所有人震惊了。

这些东西,可是从天而降啊!

这意味着什么?

这是天罚。

因为老天爷对这位天子的行径,已经不满,而降下的天罚。

看着纸片上,记载的内容。

朱钰麟阴翳的脸色,变得比金銮殿的汉白玉栏杆还要惨白。

因为皇帝的不仁,而导致的天怒人怨,进而引来天罚的消息,在整个大月朝朝野,以极快的速度传播着。

短短的十几天,就传遍了整个大月朝。甚至周围各国。

鞑靼,樱花国,南徐国,翡翠国,各国,都得到了消息。

泾河县,县城东面的野人沟。

此时,一支百余人的队伍,正在进行着射击训练。

他们已经在这里训练了两个月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个斥候从营外跑了过来。

“首领,王爷飞鸽传书。”

他将纸轴交给一个皮肤黝黑的中年汉子。

“告诉王爷,我这就安排人手,前往各国行事。”

中年汉子脸上露出一丝的狂热。

额尔敦罕城。

这里是鞑靼额尔敦罕部落的大本营。

此刻,部落首领巴图,正率领一支亲兵卫队,行走在一片密林中。

前方就是兵营训练场。

此行是巴图犒赏三军的。

自从上次,鞑靼在南都城外,损失惨重。

额尔敦罕部,又集结了十万大军。

正在紧锣密鼓的训练着。

随时准备再次叩边。

现在,这个机会终于来了。

年轻的大月国皇帝暴政,弄得民怨四起。

最关键的是,根据安插在南都城内的密探来报。

那支神秘的千人部队,已经悄悄撤回长京城。

看来一定是大月国都有大事要发生。

巴图今年有四十岁,身材魁梧,阔耳方鼻。

正值壮年的他,一心想要剑指中原,马踏长京。

就在巴图和身旁的下属,高谈阔论之时。

一枚子弹,带着死神的召唤,击中他的胸口。

巴图还没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就从马上摔了下来。

很快,城内的台吉们,也就是王子,都得到了消息。

自己的父亲被刺杀,这对于自己来说,绝对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一时间,额尔敦罕城,暗流涌动起来。

不停有信鸽从各自的府邸腾空而起,飞向不同的方向。

这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南徐部落。

原本针对于大月朝的危机,瞬间解除了一半。

大月朝万成五年,程王朱建德在封地,高举大旗,正式宣布反了昏君朱钰麟,还天下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一时间,几个相邻的国家,全部进入动荡之中。

长京城。

御书房。

“这几天,陈太傅如何了?”

朱钰麟沉声问道。

“回皇上,太傅几近油尽灯枯。”

大太监怀着复杂的心情,回答着皇帝的问话。

大太监王林。

元庆六年,在御书房当值的他,一次不小心,打碎了先皇元庆的琉璃盏。

这个琉璃盏可是先皇极为喜欢的物件。

当时盛怒下的皇帝,当时就要把王林拉出去砍掉脑袋。

关键时刻,当时还是太子少保的陈维政,正好前来向皇帝汇报太子的学业。

是陈维政为王林求情。

这才让王林保住了一条小命。

救命之恩,王林怎敢忘记。

“油尽灯枯吗?嗯!很好。记住,太傅一旦西去,立刻让人抄了陈府。”

朱钰麟阴沉的脸上,泛着变态的激动。

“奴才谨记!”

房梁上,微不可察的暗处,几个无人在意的红点,闪烁间,将下面的一切,尽皆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