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吉安府之变(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赘婿逆天超级穿越者系统》最新章节。
“什么?”
张顺猛然起身,脸色骤变,眼中满是震惊与愤怒。
“公子所言当真?”
“自然。”
宋扬目光淡然。
“听闻先生往昔也曾在公门任职,不知对眼下此事,先生作何思量?”
宋扬往前迈出一步,眼神锐利如鹰隼,仿佛要穿透张顺的内心,探寻出他心底最真实的想法。
“若此事属实,自当速速禀报朝廷,恳请天子即刻出兵,以解危局。”
张顺情绪激动,双手不自觉地紧握成拳。
换作旁人对他讲述此事,张顺必定嗤之以鼻。
但宋扬何许人也。
能拿出此等神物的,怎可欺骗于他。
宋扬嘴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若有若无的弧度。
看来,这张顺果真是心怀天下、忧国忧民之士。
这般品性,倒是难得。
宋扬心中暗自思忖,随即探手入怀,又掏出一个手札,递向张顺。
“先生不妨先看看此物,若能依此制造出来,那鞑靼大军,便不足为惧。”
宋扬语气笃定,似乎对这份手札所蕴含的力量,充满了绝对的信心。
这份手札里,记载的是夏阳造步枪的制造图纸。
这种步枪的出现,本应是315年之后的事了。
当然,宋扬手中所掌握的武器图纸远不止这一份,他甚至还有 AK 的工艺图纸。
然而,在众多图纸之中,唯有这夏阳造步枪的图纸,以当下大月朝的工业体系,具备制造的可能性。
约莫过了一刻钟,张顺阅读完毕,满脸皆是惊讶之色,再次看向宋扬。
“此乃神物啊!倘若能够大批量制造,并装备于军中,那鞑靼大军又有何可畏惧的!只是……”
他微微皱起眉头,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张先生可是在担忧,以目前的条件,没有相应设备来制造此物?”
宋扬似乎看穿了张顺的心思,微笑着开口问道。
“不错。实不相瞒,就我手头现有的设备,无论是数量还是品种,都远远不足以制造出这等物件。”
张顺如实相告,神色间带着一丝无奈与忧虑。
“先生不必为此忧心。我与内阁首辅陈大人略有交情。此次前来,除了商讨房屋改造之事,最为要紧的,便是想请先生先研究研究这份图纸。待陈大人回京之后,我自会与他商议此事。到那时,恐怕还得劳烦张先生出山相助。我知晓先生此前经历了诸多波折,但还望先生以家国大义为重,摒弃前嫌。”
宋扬言辞恳切,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诚挚的温度,直直地钻进张顺的心里。
“这是自然。在个人荣辱与国家存亡面前,在下心中自有一杆秤,分得清轻重缓急。”
张顺神色严肃,语气坚定。
这一刻,他已将个人的过往种种抛诸脑后,心中唯有家国天下。
宋扬在心底暗自为张顺竖起了大拇指,暗暗称赞。
有测谎大师的能力辅助,张顺所言是真是假,宋扬心中自是一目了然。
“这份手札,就请先生妥善保存。我现居于玉簪胡同的清园,待先生研究有了眉目,可前往此处找我。”
宋扬一边说着,一边站起身来,双手抱拳,向张顺行了一礼,随后转身离开了张家。
时间回溯,往前倒退大半月。
吉安府。
这片距离长京城1200里之遥的土地上,正上演着一场严峻的危机。
整个吉安府下辖十二县,遭遇了严重的稻瘟光,席卷了大片大片的农田,所到之处,庄稼颗粒无收的景象在各县不断上演。
事实上,周围几个府,也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灾情,只是相较而言,吉安府的灾情最为严重。
但这些,还并不是最重要的。
更为雪上加霜的是,在这关键时期,吉安府府都洋县发生了一起重大火灾。
作为吉安府预备仓的吉安仓,因守卫在值守期间,罔顾职责,偷偷饮酒,导致神志不清,最终引发了一场大火。
火势迅速蔓延,如脱缰的野马,不受控制,将整个吉安仓烧了个干干净净,储备的粮食化为灰烬。
这无疑是典型的屋漏偏逢连夜雨。
吉安府知府林安,面对如此绝境,心急如焚,原本打算向周围几个府请求支援,期望能从别处借调一些粮食,以解燃眉之急。
可事与愿违,周围几个府自身也深陷虫灾困境,粮食储备同样紧张,皆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哪里还有余力去援助吉安府。
在吉安府其他几个粮库的存粮全部消耗殆尽之后,林安实在走投无路,不得已,向朝廷上书,请求援助。
据史书记载,大月朝正是因为这次的失火事件,对各个府的粮食储藏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由原先的预备仓制改为社仓制。
吉安府知府林安。
元庆五年进士。
作为天子门生,后来却拜入老程王门下。
其中缘由,说来也简单。
曾经,林安因渎职犯下大错,被天子下令打入大牢,仕途似乎就此终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元庆皇帝不喜早朝,对朝中诸多事务过问较少。
程王便趁机买通了当时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刘进。
在这一番运作之下,林安不仅没有被罢官,反而时来运转。
从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一步一步,慢慢升迁至如今的正四品知府之位。
此刻,在吉安府府衙内,一个衙役脚步匆匆,走进了二堂。
“大人,吏部陈安俊大人的运粮队伍,眼看就要到了。”
衙役走到林安面前,低头拱手,恭敬地禀报道。
随后便静静地站在一旁,等候知府大人的指示。
“哦!”
林安听闻,缓缓抬头,目光投向衙役。
“即刻通知十二县县令,让他们全部前来迎接。”
一个时辰之后,吉安府下辖十二县的知县,纷纷从各自的县衙出发,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官道通往洋县的唯一路口。
他们身着官服,整齐排列,等待着吏部侍郎陈安俊的到来。
又过了一刻钟,负责探路的斥候快马加鞭赶来报告。
运粮车队就在前方不远处,马上就要到了。
此刻,在距离众人两千米远的官道上,一行长长的车队正缓缓行进着。
按常理,这段官道归吉安府管辖,吉安府有责任和义务对其进行维护修缮,确保道路畅通无阻。
可眼前的官道,却崎岖不平,坑洼之处随处可见,车轮在上面滚动,颠簸得厉害。
坐在马车里的吏部侍郎陈安俊,面色极为难看。
“大人,吉安府知府林大人一行在前面迎接来了。”
马车外,随行的下属隔着车帘,恭敬地禀告道。
“嗯。”
陈安俊轻应一声,声音低沉。
片刻之后,车队缓缓停下。
陈安俊整理了一下官服,推开车厢门,稳步走了出来。
下面一众官员,早已整齐排列,纷纷上前行礼,动作整齐划一。
“吉安府知府林安接旨。”
随着一声高喊,所有人瞬间整齐地跪地,俯首帖耳,等待着圣旨的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闻吉安府遭逢灾厄,百姓苦不堪言,朕心忧之。今特命吏部侍郎陈安俊,前往吉安府主持赈灾诸事。陈安俊当秉持朕意,殚精竭虑,悉心调度,以解民困。
吉安府知府林安,务必全力配合陈安俊。一应赈灾物资之调配、发放,地方秩序之维护,皆需与陈安俊协同办理,不得有误。若有推诿懈怠、玩忽职守者,朕必严惩不贷。望陈安俊、林安等,体念朕爱民之心,用心赈灾,使吉安府百姓能尽快度过难关,恢复生机。
此乃朕之所盼。
钦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