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百姓的感恩与敬畏,林渊的声望提升(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剩30天亡我靠纳妾救天下》最新章节。

……

林渊回到新兵营的临时驻地时,夜已深了。

他将后续的安抚事宜,都交给了钱彪派来的管事和新兵营的军官们。他知道,一个“林青天”的名号,足以让钱彪心甘情愿地把粮食掏出来,甚至还会主动多掏一些。这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陆平早已在门口等候,见林渊回来,立刻迎了上来。

“大人,都安排好了。白马义从已经分批入驻新的据点,相互之间都不知道位置,只有单线联系。”

林渊点了点头,翻身下马,将缰绳扔给他。

“内鬼的事,查得如何?”

“暂时还没有头绪。”陆平的脸上闪过一丝阴霾,“这帮兄弟,都是跟了您许久的老人了,我实在想不出,谁会去给王德化那条老狗通风报信。”

“不急。”林渊一边走,一边解下腰间的绣春刀,“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自乱阵脚。那个人,迟早会露出马脚的。”

他走进自己的营房,房间里只点了一盏油灯,光线昏黄。陈圆圆和柳如是并不在这里,为了安全,她们依旧留在城中最隐秘的那处宅院。

林渊脱下飞鱼服,换上了一身寻常的青色布衣。他坐在桌前,给自己倒了一杯凉茶,一饮而尽。冰冷的茶水顺着喉咙滑下,让他因演武和杀戮而有些亢奋的神经,慢慢平复下来。

他的脑海中,【大明国运图】正静静地悬浮着。

图卷上,代表大明疆域的黑色墨迹,似乎没有昨日那般浓重了。而北京城上空那个血红的倒计时,依旧在无情地跳动着。

他知道,平息一场暴乱,收获一些民望,对于整个倾颓的国运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

真正的大头,还在城外,还在那些虎视眈眈的敌人身上。

他闭上眼,开始复盘今天发生的一切。从王德化的试探,到崇文门的暴乱,再到百姓的反应。每一个细节,每一个人的表情,都在他脑海中清晰地回放。

“咚咚。”

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

“进来。”

门被推开,走进来的是那个年轻的士兵,手里还捧着那个已经凉透了的窝头。

他走到林渊面前,有些局促地站着,低着头,不敢看林渊的眼睛。

“大人,这个……”

“有什么事,说。”林渊没有睁眼。

“大人,我……我想不明白。”年轻士兵鼓足了勇气,抬起头,“我们今天杀了那么多人,为什么……为什么他们还要谢我们?还要叫您‘青天’?”

林渊睁开了眼,他看着眼前这张稚嫩而又困惑的脸,像看到了前世的某个自己。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了一句:“你觉得,我们是什么人?”

“我们是兵。”士兵不假思索地回答。

“兵,是做什么的?”

“保家卫国,上阵杀敌。”

“错了。”林渊摇了摇头,他站起身,走到士兵面前,拿起他手里的那个窝头,轻轻掰开。

“兵,是工具。”他的声音很平静,“是执刀人的工具。刀用来杀人,还是救人,取决于握刀的手。而手想做什么,取决于脑子。你要做的,不是想这把刀是对是错,而是磨亮它,然后听从命令,精准地刺出去。”

他将一半窝头递还给士兵。

“吃了吧。吃了它,你就能多一分力气,在下一次挥刀的时候,更稳,更快。”

年轻士兵愣愣地接过那半个窝头,看着林渊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仿佛明白了什么,又仿佛更糊涂了。他只知道,眼前这个男人说的话,和他从小到大听过的所有道理,都不一样。

但也只有这个男人的话,能让他在这个吃人的世道里,活下去。

“属下,明白了。”他将那半个冰冷干硬的窝头,塞进嘴里,用力地咀嚼起来。

就在这时,一名负责情报的亲信,从门外疾步而入,神色凝重。

“大人。”他递上一封刚刚用飞鸽传回的密信,信纸的封口,用的是代表最高等级的赤色火漆。

林渊接过密信,拆开一看,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

亲信压低了声音,禀报道:“东厂那边,有动静了。王德化连夜召集了所有档头,封锁了整个衙门。我们安插在最外围的眼线,只听到一句话……”

“什么话?”

“‘查!给咱家彻查这个林渊!他到底……是个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