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他虽居深院,终究是骨肉(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最新章节。

府邸之中,父辈们低声叮嘱儿子:凡事以稳为先,保住祖上传下的荣华便已足够。何必冒死征战?纵然立下赫赫战功,如今已有世袭爵位,地位早已稳固,不再需要拿命去换前程。

他们在朝堂争斗中远非文官对手。眼下虽有皇帝撑腰,军权暂集于上,可谁能保证十年、二十年之后,或是新君即位之时,文臣不会卷土重来?

历史早已写下答案——士人或许会暂时失势,但从未彻底败亡。每一次起伏之后,他们总能重新执掌话语权。

谁愿意为朱家江山赌上家族性命?谁又甘心成为权力更迭中的牺牲品?

听罢家中长辈的劝诫,那些曾对军旅生涯怀有憧憬的年轻人,心头热血渐渐冷却。理想尚未启程,便已被现实压垮。

而此时,仍在皇明学院中巡视的朱由校,并不知晓这些勋贵家庭已悄然达成共识,将他所寄托的期望弃如敝履。

他召集了所有教习与管理人员,在正厅召开集会,部署学员参试事宜。这些师长肩负引导之责,其作用不可小觑。

他还亲拟数道考题,藏于密卷之中,留作终考之用,只为探知这些学子的思想是否突破陈规,能否触及时代的边界。

日影西斜,会议结束。众人恭敬送行,朱由校登上了回宫的御辇。

车驾启动前,他掀开帘幕,凝望着那方由自己亲手题写的“皇明学院”匾额,久久未语。

成败在此一举。

这所学院能否崛起,能否成为他日后立足朝堂的根本依托,全看今年的结果了。

回宫后,朱由校立即召集内阁与礼部要员,商议科举事宜。

主考机构的人选、主官任命以及考试时间,皆需今日敲定。

按旧例,翰林院历来执掌主考之责,礼部仅协理事务,并不主导。但这一次,朱由校有意打破陈规,打算让礼部直接统管全局,直通内阁,听命于自己。

他心中早已定下人选——教育司主管顾秉谦。此举不仅是为选拔人才,更是要借科举之机,提升教育司的地位与声望。

在顾秉谦的操持下,教育司已初见成效。各地学堂陆续兴建,南至两广,西达西南边陲,均有覆盖。

顺天府内,十八所学堂已然挂牌授课,教席多由本地德行出众、声名远播的举人或老秀才担任。

若非经费拮据,加之地方阻力重重,教育司的推进速度还能更快。可惜朱由校肩上事务繁重,军政民生皆待决断,难以腾出手来全力扶持此业。

与此同时,朱由校也在暗中布势。

他计划启用一批被边缘化的勋贵,用他们去制衡如朱纯臣这般权势显赫的旧派贵族。

而朱纯臣一党,早已与朝中文官集团及外部势力勾连甚深。双方往来频繁,利益交织,立场日趋对立,已公然与朱由校分庭抗礼。

为了保住手中的权力,谋求更多好处,他们决意另立新君。目标明确——宫中那位血缘最近、即将受封亲王的宗室子弟:朱由检。

在他们眼中,朱由检堪称最佳人选。出身正统,名分无瑕,自幼修习儒学,性情温和,易于操控。一旦登基,无论对勋贵还是士绅阶层,皆为理想之选。

他们甚至打探到,这位未来亲王目前正被皇帝软禁于宫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