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京客古玩与疑症初显(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平凡青云路》最新章节。
(庚子年初夏)
初夏的微风已带上一丝暑气,阳光透过繁茂的枝叶,在青州城的青石板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蝉开始试啼,声音虽稀疏,却宣告着炎热季节的来临。
朱福友的生活依旧忙碌而充实。三日之期转眼即至,他特意向王老篾匠告了假,早早便来到周府。今日他换上了一件浆洗得干干净净的细布长衫,虽非绫罗绸缎,但整洁得体,眼神沉稳,已隐隐有了几分气度。
周府今日的气氛与往常不同,少了几分内宅的闲适,多了几分待客的正式与肃穆。钱管家亲自引他来到一间雅致静谧的偏厅,厅内已有数人。
主位上坐着周老太爷,旁边是一位身着锦袍、面白无须、气质略显阴柔的中年男子,想必就是那位京中来的贵客。下首还坐着周府请来的胡府医,以及两位本地颇有名望的古玩掌柜。
“朱先生来了。”周老太爷笑着向他招手,又对那京客介绍道,“李公公,这位便是老夫之前提过的朱福友朱先生,别看他年轻,一手医术和雕琢手艺却是极为了得的。”
那位李公公抬起眼皮,漫不经心地扫了朱福友一眼,鼻子里轻轻“嗯”了一声,态度颇为倨傲。胡府医和两位掌柜则对朱福友点头致意。
朱福友不卑不亢地行礼:“小子朱福友,见过老太爷,见过李公公,见过各位先生。”
寒暄过后,李公公示意身后的小太监捧上一个紫檀木长盒。盒子打开,里面衬着明黄锦缎,躺着一支一尺来长的竹雕臂搁,色呈暗红,包浆温润,上面用高浮雕技法刻着松下高士对弈图,人物栩栩如生,松针纤毫毕现,一看便知绝非俗物。
“杂家这次奉旨南下办差,顺道替主子寻些江南雅玩。这臂搁据说是前朝竹雕圣手‘墨竹山人’的晚年佳作,杂家看着倒也喜欢。”李公公尖细的嗓音带着几分炫耀,“只可惜,这角落处不知怎地磕碰了一下,损了片松叶,瞧着实在碍眼。听闻周老您府上藏龙卧虎,故特来请教,可有法子修补如初?”
众人凑近观看,果然在臂搁左下角发现一处细微的磕损,断了几根松针,还留下一个小凹痕。虽不影响整体,但对这等精品而言,确是瑕疵。
两位古玩掌柜仔细查看后,纷纷摇头:“李公公,此物包浆深厚,色泽古雅,确是老物。但这损伤处极小,若要修补,需取同料同色的老竹,雕出同样纹路再镶嵌上去,还要做旧处理,使其与周围融为一体……难,难啊!稍有不慎,反而画蛇添足,毁了这宝贝。”
胡府医也捋须道:“老夫对金石书画略知一二,于此道却是外行。”
李公公的脸色微微沉了下来,显然对这个结果不太满意。
周老太爷看向朱福友:“朱先生,你来看看?”
朱福友上前,并未立刻动手,而是先仔细观察那臂搁的材质、色泽、刀法、包浆,尤其是损伤处的断面和周围纹理。他凝神静气,体内那丝“本源生机”自然而然地流向双眼和指尖,帮助他更清晰地感知竹材的细微纹理和岁月痕迹。
片刻后,他心中已有计较。这修补确实极难,但他并非全无办法。他前世接触过一些现代文物修复的理念,虽然工具和材料不同,但思路或可借鉴。
他沉吟道:“李公公,此物珍贵,小子不敢妄言一定能恢复如初。但或可一试。小子以为,修补之道,不在完全掩盖,而在‘遮瑕’与‘协调’。可寻一年份、色泽相近的老竹,取其竹皮内里极薄一层,依原有松针纹理雕出缺失部分,再用鱼鳔胶极其小心地贴合上去,最后用细石打磨,借手掌盘玩之功,假以时日,或可使新旧交融,不细看难以分辨。”
他顿了顿,补充道:“当然,此法亦需机缘,需找到极其匹配的竹料,且耗时较长。若公公追求立竿见影,则小子无能为力。”
李公公听完,阴柔的脸上露出一丝感兴趣的神色:“哦?‘遮瑕’与‘协调’?这说法倒新鲜。你不求完全复原,反追求自然交融?有点意思。周老,您这府上果然有些妙人。”
周老太爷抚须微笑。
朱福友又道:“此外,小子观此臂搁竹色暗红,触手生凉,确是上品。但……请恕小子冒昧,公公近日手持此物时,可否偶尔感到一丝若有若无的心悸烦恶之感?”
此言一出,众人都是一愣。李公公更是脸色微变,细长的眼睛眯了起来:“你怎知道?”
朱福友平静道:“小子略通医理,观物亦常思其性。此竹色泽过于暗沉,且隐隐透着一股极淡的‘沉腐’之气,非自然包浆所能完全掩盖。小子怀疑此竹生长之地或处理过程中,曾沾染过某些阴寒秽浊之物,经年累月,虽看似温润,实则内蕴不良之气,久持于手,于气血运行或有微碍。当然,此乃小子臆测,或许不准。”
他这番话说得玄之又玄,却又似乎切中了什么。那李公公下意识地缩回了放在臂搁上的手,脸色阴晴不定。他近日确实偶尔感到心烦意乱,夜寐不安,只当是旅途劳顿,并未在意。
周老太爷和胡府医闻言,也再次仔细打量那臂搁,神色凝重起来。若真如朱福友所言,这东西可就不是简单的玩物,而是可能伤身的隐患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