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亲王疑云(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双影案》最新章节。

晨雾如纱,笼罩着整个京师。钦差行辕的庭院里,几株老柏的枝干在雾中若隐若现,露水顺着枝叶滴落,砸在青石板上,发出细碎的声响。凌云鹤一袭素色青衫,手持那本泛黄的官员名册,立于庭中老柏之下,目光深邃地望着雾霭深处,仿佛要穿透这层层迷雾,看清那隐藏在历史尘埃下的真相。

裴远已连夜带人出城,继续追查“塑形师”的下落。行辕内只剩下几名亲信护卫,各司其职,气氛肃穆而紧张。凌云鹤指尖划过名册上“朱见泽”的名字,脑海中不断回响着昨日那位老宦官的证词,以及这些日子以来搜集到的种种线索。

“裕王朱见泽……”他低声呢喃,眉头微蹙。这位英宗次子,宪宗皇叔,在史书上留下的痕迹寥寥无几,除了“夺门之变”的参与者、监国重臣、暴病而亡这几个标签外,几乎再无更多记载。可越是如此,越让凌云鹤觉得其中必有蹊跷。

寻常亲王病逝,即便不举国哀悼,也该有详细的丧葬记录、朝臣的悼文、后人的追思。可这位裕王,死后不仅墓葬简朴,连相关的记载都含糊其辞,仿佛有人刻意要抹去他在这世间存在过的痕迹。这本身,就是最大的疑点。

凌云鹤转身回到书房,将名册放在案上,又取出一叠卷宗,皆是他昨日派人从刑部、礼部库房中调取的关于裕王的资料。其中有一份是裕王的《薨逝录》,上面记载着他病逝的时间、地点、病因,甚至还有御医的诊断记录。

“景泰八年冬,裕王偶感风寒,缠绵数日不愈,后引发咳血之症,药石罔效,于十二月十六日薨于王府。”凌云鹤轻声念着,指尖拂过“偶感风寒”“咳血之症”这几个字,眼中闪过一丝疑虑。

风寒引发咳血,虽非绝无可能,但对于一位年仅二十三、正值壮年的亲王而言,未免太过蹊跷。更何况,《薨逝录》中并未记载具体的诊治过程,也没有列出所用药物的明细,只笼统地写着“御医诊治无效”,这与皇室成员通常详尽的病历记录截然不同。

他又拿起一份礼部关于裕王葬礼的记录,上面写着“辍朝三日,赐谥荣庄,葬于南阳府城外三十里之青龙山”。记录中同样没有提及葬礼的具体规模、参与人员,只寥寥数语,一笔带过。

“不对劲,太不对劲了。”凌云鹤自语道。英宗复位后,虽然对裕王有所猜忌,但表面上仍需维持皇室亲情。即便裕王失势,其葬礼也不该如此草率,相关记录更不该如此简略。这背后,必然有人在刻意隐瞒着什么。

正在这时,书房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护卫统领低声禀报:“先生,锦衣卫指挥佥事袁彬大人求见,说有要事相商。”

“袁彬?”凌云鹤心中一动。袁彬乃是锦衣卫中的老人,曾在“土木堡之变”中跟随英宗左右,不离不弃,深得英宗信任。宪宗即位后,袁彬继续留任锦衣卫,为人正直,不与厂卫同流合污,是朝中少有的清流。他此时前来,想必是有重要线索要告知。

“快请他进来。”凌云鹤道。

片刻后,一位身着锦衣卫指挥佥事官服的中年男子走进书房。他面容刚毅,眼神沉稳,腰间佩着绣春刀,步履沉稳,正是袁彬。

“袁大人,久仰大名。”凌云鹤起身相迎,拱手道。

“凌先生客气了。”袁彬亦拱手还礼,目光扫过案上的卷宗,神色凝重,“先生近日忙于‘双影案’,想必焦头烂额。袁某今日前来,是有一些关于裕王朱见泽的旧事,或许能为先生查案提供些许帮助。”

凌云鹤心中一喜,连忙请袁彬落座,吩咐下人奉上茶水:“袁大人肯仗义相助,凌云鹤感激不尽。实不相瞒,我近日正因裕王之事百思不得其解,还望大人不吝赐教。”

袁彬端起茶杯,却并未饮用,只是轻轻摩挲着杯沿,神色复杂地说道:“裕王朱见泽,我与他曾有过几面之缘。当年‘土木堡之变’后,英宗被俘,景泰帝即位,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废黜了宪宗的太子之位。而裕王作为英宗的次子,当时颇受朝臣关注,不少人都认为他有机会继承大统。”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裕王此人,天资聪颖,胸怀大志,而且行事果断,颇有乃父之风。景泰年间,他奉命监国,处理朝政井井有条,深得民心。但也正因如此,他遭到了景泰帝的猜忌,处处受到掣肘。后来‘夺门之变’,石亨、曹吉祥等人拥立英宗复位,裕王确实参与其中,而且出力不少。”

“那为何英宗复位后,裕王不仅没有得到封赏,反而会暴病而亡呢?”凌云鹤问道,这正是他心中最大的疑惑。

袁彬轻轻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惋惜:“这就要从英宗复位后的局势说起了。英宗复位后,石亨、曹吉祥等人恃宠而骄,专权跋扈,结党营私,朝廷上下怨声载道。而裕王作为参与‘夺门之变’的核心人物,又手握一定的势力,且深得民心,自然引起了英宗的忌惮。”

“英宗担心裕王日后会与石亨等人勾结,或者凭借自己的威望威胁到皇位,所以对他处处提防。据我所知,英宗复位后,曾多次暗中派人监视裕王的一举一动,裕王的任何言行,都会被详细禀报给英宗。”

袁彬喝了一口茶水,继续说道:“后来,石亨、曹吉祥等人意图谋反,被英宗察觉。虽然裕王并未参与其中,但英宗担心裕王会受到牵连,或者借此事发难,于是便下定决心,要除掉这个隐患。”

“你的意思是,裕王的死,确实是英宗授意的?”凌云鹤追问道。

袁彬点了点头,神色凝重:“虽无直接证据,但种种迹象表明,此事与英宗脱不了干系。裕王病逝前,英宗曾派贴身太监前往裕王府‘探望’,而那位太监回来后不久,裕王就传出了病重的消息。而且,裕王死后,处理后事的官员都是英宗的心腹,整个过程都被严格把控,不允许任何人随意打探。”

“那你可知,裕王真的死了吗?”凌云鹤目光锐利地盯着袁彬,问道。

袁彬闻言,身体微微一震,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先生此言何意?裕王的葬礼,我虽未亲自前往,但也听说了相关的情况,难道他……”

“我怀疑,裕王当年并未真的病逝,而是金蝉脱壳,假死脱身了。”凌云鹤缓缓说道,将自己的推测以及找到的种种疑点,一一告知了袁彬。

袁彬听后,脸上满是震惊之色,他沉默了许久,才缓缓说道:“先生的推测,并非没有道理。当年裕王的葬礼确实疑点重重,而且我事后曾听说,负责安葬裕王的工匠,在葬礼结束后不久就全部失踪了,再也没有出现过。当时我只觉得奇怪,现在想来,这恐怕就是为了掩盖裕王假死的真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