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朝野俱惊(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双影案》最新章节。
周府书房内的惊世发现,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涟漪迅速扩散至整个京城。未等凌云鹤走出周府大门,"双影尸"的诡异传闻已然如同瘟疫般在街巷间蔓延。
"听说了吗?周学士府上出了两个一模一样的老爷!"
"何止啊,我二舅在顺天府当差,说那根本不是什么双生子,是妖人作祟!"
"完了完了,这世道要乱了......"
茶楼酒肆中,往日的高谈阔论被窃窃私语取代。说书先生拍下惊堂木,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前朝"画皮"的典故,引得满堂茶客毛骨悚然。就连最繁华的棋盘街上,行人也步履匆匆,眼神中透着难以掩饰的惶恐。
这恐慌很快蔓延至朝堂。
翌日清晨,奉天门缓缓开启,文武百官鱼贯而入。然而与往日的庄严肃穆不同,今日的朝会上弥漫着一股诡异的气氛。大臣们不似往常般相互寒暄,而是各自保持着距离,眼神中带着审视与猜疑。就连执戟的侍卫,也显得格外警惕,目光在众臣脸上来回扫视。
"陛下!"都察院左都御史王璠率先出列,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周文渊一案,骇人听闻!臣听闻现场竟有两具形貌完全相同的尸身,此等妖异之事,实乃开国以来所未有!臣恳请陛下立即下旨,彻查此案!"
话音刚落,兵部尚书李秉立即接口:"王大人所言极是!但臣以为,此案非同小可。若真是妖人作祟,恐怕不止周学士一人遭殃。臣建议,立即对朝中所有官员进行查验,以防有人被......被替换!"
这话一出,满朝哗然。大臣们面面相觑,不少人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脸,仿佛在确认什么。
"李尚书此言差矣!"礼部尚书邹干立即反驳,"仅凭一桩悬案就要查验满朝文武,岂不是自乱阵脚?依臣看,此事多半是有人装神弄鬼,意图扰乱朝纲!"
"邹大人说得轻巧!"李秉冷笑一声,"若是装神弄鬼,何以解释那两具完全相同的尸身?莫非邹大人已经查明了真相?"
"你!"
朝堂之上,顿时吵作一团。往日里道貌岸然的大臣们,此刻都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互相猜忌,互相攻讦。有人提议立即请高僧入宫做法,有人要求严查京城内的方士异人,更有人暗中打量同僚,似乎在确认对方是否还是本人。
龙椅上的宪宗皇帝朱见深,面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这位在位已二十余年的天子,此刻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他清楚地记得,昨日凌云鹤密奏时那凝重的神情,以及那句"此非易容,实乃再造邪术"。
"够了!"宪宗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声音中透着压抑的怒火,"朝堂之上,如此喧哗,成何体统!"
大殿内瞬间安静下来,众臣纷纷低下头,但眼神中的猜疑却未消散。
宪宗疲惫地揉了揉眉心:"此案由凌云鹤全权负责,各部需全力配合。退朝!"
然而,恐慌并未因皇帝的震怒而平息。
当日下午,通政司呈上数十封加急奏折,全是各地官员听闻"双影案"后的惶恐之言。更有甚者,某地知县竟在奏折中隐晦地询问,是否需要查验入京官员的身份。
与此同时,京城内的各大衙门也陷入了半瘫痪状态。官员们互相猜忌,公务往来锐减。某部侍郎因前日不小心划伤手臂,今日上值时便被同僚以异样眼光打量良久。就连宫中的太监宫女们,也都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彼此,生怕身边人突然变成另一个模样。
这种无处不在的猜疑,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将整个京城笼罩其中。
"大人,情况不太妙。"裴远快步走进凌云鹤的书房,面色凝重,"今日已有三位官员称病不上朝,城北玄真观突然香火鼎盛,都是去求符辟邪的官员家眷。还有,西城米价已经开始上涨,不少百姓在囤积粮食。"
凌云鹤站在窗前,望着阴沉沉的天空,久久不语。窗外,秋风卷着落叶,在庭院中打着旋儿,仿佛也在为这诡异的气氛所困扰。
他早就料到此事会引起震动,却没想到会如此剧烈。这背后,显然有人在推波助澜。
"周府那边查得如何?"他转过身,问道。书房内烛火摇曳,将他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
"暂时还没有突破性发现。"裴远摇头,"周学士为人谨慎,府中下人也都问询过了,昨夜并未发现任何异常。不过......"
"不过什么?"
"今早属下在周府后院墙根下,发现了这个。"裴远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布包,小心翼翼地打开。
布包内是几粒极细微的黑色颗粒,散发着若有若无的异香。
凌云鹤拈起一粒,在指尖细细摩挲,又凑近鼻尖轻嗅,脸色陡然一变:"这是......西域迷魂香的残渣。"
"迷魂香?"
"不错。"凌云鹤目光锐利,"此物产自西域,少量使用可安神助眠,过量则能致人昏迷。看来,昨夜周府并非没有外人潜入,只是手段太过高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踱步至书案前,铺开纸张,提笔蘸墨。笔尖在砚台上轻轻转动,墨迹在灯光下泛着幽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