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密信暗码(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双影案》最新章节。

裴远精神一振。

凌云鹤迅速回忆:《易经》卦序,乾为第一卦,坤为第二卦……屯第三……蒙第四……需第五……讼第六……师第七……比第八……小畜第九……履第十……泰第十一……否第十二……同人第十三……大有第十四……

“第五卦,需卦;第十五卦,谦卦;第二十卦,观卦……”他迅速将提取出的数字对应卦象。

“二十,观卦;五,需卦;四,蒙卦;二,坤卦;五,需卦;三,屯卦……”

得到一组卦象:观、需、蒙、坤、需、屯。

“这些卦象代表什么?方位?指令?”凌云鹤蹙眉思索,“观卦,风行地上;需卦,云上于天;蒙卦,山下出泉;坤卦,地势坤;需卦 again;屯卦,云雷屯。”

依然难以解读。

“或许不是卦象本身,而是卦象对应的汉字?或者卦辞中的关键字?”凌云鹤不肯放弃这条线索,继续深入。

“观卦,卦辞‘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 “需卦,‘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蒙卦,‘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

他尝试提取每卦卦辞首字或关键字,组合起来依然杂乱。

就在似乎山穷水尽之时,凌云鹤的目光扫过桌角那份最初发现的、看似家书的信——“岳母大人身子欠安,需人参二两、茯苓五钱、当归三钱调理”,其中“二”、“五”、“三”被标记。

他之前提取了数字2、5、3,对应坤、需、屯卦。

但此刻,他忽然注意到信的内容本身!“人参二两、茯苓五钱、当归三钱”——“人”、“茯”、“当”?

一个更大胆的猜想涌现:这些数字,或许根本不是为了对应《易经》或其他密码本,而是直接指向这封信明文内容中的某个字!

“二两”之“二”,可能指这句话第二个字?“母”? “五钱”之“五”,指第五个字?“人”? “三钱”之“三”,指第三个字?“大”?

得到“母”、“人”、“大”,毫无意义。

“不,可能是‘第二词’的第一个字?‘二两’是第二个词,但其第一个字是‘二’,非汉字……或者忽略数量词,只看药名?‘人参’是第几个词?”

凌云鹤感觉思路有些混乱,他强迫自己停下,重新审视所有被标记的点。他发现,几乎所有被标记的数字,都是出现在表述数量的地方——“X两”、“X钱”、“X匹”、“X支”,或者是佛经中固有的数字“千二百五十”中的“五”、“十”等。

这些数字,会不会本身就是密钥的一部分?而不是要去对应别的什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再次列出所有提取出的数字序列(按信件顺序):

来自采购单:20, 5, 4 来自药方:2,5, 3 来自佛经A:1,5, 50 (来自“千二百五十”,取标记的“一”、“五”、“十”?但“十”是10) 来自佛经B:5,1 (来自《心经》“五蕴”、“一切”)

序列杂乱无章:20,5,4,2,5,3,1,5,50,5,1

“这……”裴远也看出这串数字似乎毫无规律。

凌云鹤盯着这串数字,默然良久。忽然,他拿起那封佛经A,看着那句“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标记点在“一”、“五”、“十”上。他忽然想到,古汉语中数字的写法,“千二百五十”亦可看作1250这个大数。

那么标记“一”、“五”、“十”,是否是想提取“1”、“5”、“10”这三个数字,而非1250?

同理,其他数字都是较小的个位数或十位数。

他尝试将所有的数字都看作独立的代码:20, 5, 4, 2, 5, 3, 1, 5, 10, 5, 1

接下来,需要知道这些代码对应什么。字母?汉字?方位?

“《百家姓》?《千字文》?”裴远再次提出。

凌云鹤摇头:“试过,不通。”他目光再次落到那封家书上,“岳母大人身子欠安……”他喃喃念着,忽然,一个极其简单却一直被忽略的可能性击中了他!

“这些数字……莫非指的是……笔画数?!”

他立刻抓起那封家书,“岳母大人身子欠安”八个字。 第2个字:“母”字,笔画数?4画! 第5个字:“人”字,2画! 第3个字:“大”字,3画!

得到的数字是4,2,3。但之前从药方标记提取的数字是2,5,3(来自“二两”、“五钱”、“三钱”)。对不上!

“不对!”凌云鹤放下家书,思路越发清晰,“不是那句话文字的笔画,而是那被标记的数字本身所对应的汉字笔画!”

这个想法石破天惊!

他立刻尝试:“二两”的“二”字,本身是2画! “五钱”的“五”字,是4画! “三钱”的“三”字,是3画!

所以从药方中,他得到的数字应该是2(二的笔画)、4(五的笔画)、3(三的笔画)!

凌云鹤迅速重新解析所有标记点:

1. 采购单:“银二十两”标记“二十” -> “二十”二字,笔画数:2(二) + 4(十) = 6?或分别取?标记点是点在“二十”旁,可能整体看。但“二十”作为一个数字词,常被写作“廿”,笔画4画!暂存疑。 “银一两五钱”标记“五” -> “五”字4画。 “银四两”标记“四” -> “四”字5画。

2. 药方:“二两”标记“二” -> “二”字2画。 “五钱”标记“五” -> “五”字4画。 “三钱”标记“三” -> “三”字3画。

3. 佛经A:“千二百五十”标记“一” -> “一”字1画。 标记“五” -> “五”字4画。 标记“十” -> “十”字2画。

4. 佛经B:“五蕴”标记“五” -> 4画。 “一切”标记“一” -> 1画。

5. 另一封采购信:“松烟墨十锭”标记“十” -> 2画。

(忽略存疑的“二十”,先采用其他清晰的数据)

得到一组笔画数序列:4, 4, 5, 2, 4, 3, 1, 4, 2, 4, 1, 2

接下来,这些笔画数代表什么?需要对应某一本常用书的特定字?

凌云鹤疲惫地按了按额角,破解密码如同在黑暗中摸索,一次次尝试,一次次碰壁。

“笔画数……或许直接对应《千字文》或《百家姓》中的第几个字?”裴远再次建议,虽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