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崔居俭去世(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到五代十国当女帝》最新章节。

此刻,府门前只悬挂着两盏简单的白色灯笼,在初夏的微风中轻轻摇晃,透出一股寂寥的悲意。

石绿宛和石雪的车驾停在府前,引起了左邻右舍和一些路人的注意。当她们身着品级不低的官位服饰,捧着覆盖着黄绸的托盘走下马车时,更是引来了阵阵窃窃私语。

崔府的家眷——一位身着粗麻孝服、面容悲戚憔悴的老妇人,也就是崔氏夫人以及几个同样衣着朴素、面带惶惑的儿子,闻讯慌忙迎了出来。他们显然没料到会有宫中女官前来,而且看起来地位不低。

“二位……二位女官大人……”老妇人声音颤抖,就要下拜。

石绿宛连忙上前一步,虚扶住她,语气温和而庄重:“老夫人不必多礼。我等奉监国公主殿下之命,特来吊唁崔公,并赐下赙赠。”

石雪也上前一步,示意随从将托盘奉上。她亲手揭开黄绸,露出里面白花花的银铤和光鲜的锦缎。

周围顿时响起一片低低的惊呼声。那些银铤,足够一场极其体面的葬礼,甚至还能让这家人宽裕地生活好一阵子。那些锦缎,更是他们平日想都不敢想的贵重之物。

崔老夫人愣住了,看着那托盘,又看看两位气度不凡的女官,浑浊的老眼中瞬间涌出了泪水,她哽咽着,再次要拜下:“这……这如何敢当……亡夫何德何能,竟蒙殿下如此厚赐……”

石绿宛再次扶住她,声音清晰,确保周围的人都能够听到:“老夫人切莫如此。殿下听闻崔公噩耗,深为痛惜。更闻崔公一生为官清正,持身廉洁,虽居显位,而家无余财,衣常乏旧,乃至身后萧然。殿下感佩其节操,特赠崔公右仆射之荣衔,并赐下银帛,以供丧葬,抚恤家眷。此乃殿下褒奖清忠、体恤臣子之心,老夫人当之无愧。”

这番话,不仅是对崔家人说的,更是对周围所有观望者说的。

崔老夫人闻言,更是泣不成声,只是连连道:“殿下恩德……殿下恩德……亡夫在九泉之下,亦可瞑目了……”

石雪也适时上前,温言安慰了几句,并询问了丧事的安排,表示若有需要,宫中可再派员协助。

她们在崔府停留了约莫半个时辰,就离开崔府,在离开崔府的时候,身后是崔家人千恩万谢的声音,以及周围邻里那充满了惊讶、羡慕、乃至一丝敬畏的目光。

“没想到崔尚书如此清贫……”

“监国公主殿下真是仁德啊!”

“是啊,如此厚待清官,可见殿下是明主……”

类似的议论,随着她们的离去,迅速在坊间传播开来。

回宫的路上,石绿宛和石雪坐在车中,沉默了片刻。

石绿宛轻声道:“崔公家……确实清苦。正堂里除了几件必需的家具,几乎别无长物。书籍倒是堆了不少。”

石雪点了点头,目光望着窗外流逝的街景,语气带着一丝感慨:“乱世之中,能守住这份清贫,不易。殿下此举,……甚善。”

她们都明白,殿下今天让她们去送的,不仅仅是银钱和锦缎,更是一面旗帜,一个信号。它告诉所有的官员,在这个新朝,清廉,是被认可、被褒奖的品德。

当石绿宛和石雪回到宫中,向石素月复命,详细描述了崔府的清贫景象和接到赏赐后的感激情形时,石素月静静地听着,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直到两人说完,她才轻轻“嗯”了一声,挥挥手让她们下去休息。

独自坐在偏殿内,石素月的目光再次落在那份报告崔居俭“贫不能葬”的奏报上。她成功地将一场可能的舆论危机,转化为了彰显自己仁德、收买人心的机会。手段漂亮,效果显着。

可是,她心中却并无多少得意。

崔居俭那“衣常乏”、“贫不能葬”的形象,像一幅褪色的水墨画,在她脑海中挥之不去。这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乱世中,一个恪守某种不合时宜准则的文士,最终的、也是必然的结局。

她能做的,也仅仅是在他死后,给予一份风光的哀荣,用金银装点一下那过于苍凉的落幕。

“清廉……竟成了需要特意褒奖的稀缺品……”她低声自语,嘴角泛起一丝苦涩的弧度。

治理这个国家,远比夺取权力要复杂得多,也沉重得多。她不仅要面对外部的强敌,内部的藩镇,还要面对这千疮百孔的世道人心,面对那些隐藏在数字和奏报之后,具体而微的悲欢与困境。

路,还很长。她轻轻合上奏报,将它放到那一摞已处理文书的最高处,然后,拿起了下一份。殿外的阳光依旧明亮,而殿内的身影,依旧在忙碌与沉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