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杨光远作乱(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到五代十国当女帝》最新章节。

石敬瑭采纳石素月之策,针对杨光远的“明升暗降”之计,如同张开的无形大网,开始悄然收紧。

中书门下起草的诏书已毕,只待择日发出。汴梁城中,似乎一切如常,鸿胪寺还在整理契丹使团离去后的文书档案,三司衙门依旧为庞大的帝国财政运转而忙碌,市井街巷也保持着往日的喧嚣。

这日午后,天色有些昏沉,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压着汴梁城的飞檐斗拱。石素月正在三司衙门那间堆满卷宗的值房内,埋首核对一批即将运往西北的军饷账目。

朱笔勾勒,算珠轻响,她秀美的眉宇间凝结着一丝挥之不去的疲惫与凝重。杨光远之事悬而未决,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让她无法真正安心。

忽闻门外侍卫清晰的通传声打破了寂静:“郑王殿下到访。”

石素月执笔的手微微一顿,一滴墨迹险些污了账册。石重贵?他来做什么?自上次宫苑赠玉被她不软不硬地挡回后,这位日渐显赫的皇兄虽未再有过那般直白的举动,但每次宫中相遇或是大朝会上,他那目光中毫不掩饰的热切、探究,以及日渐增长的权势所带来的自信,总让她心底泛起难以言喻的厌烦与警惕。

如今他身为开封尹,掌管京畿要地,地位尊崇,更兼频频结交景延广等实权将领,风头正劲,此刻突然来访三司这钱谷之地,绝非无事登门。

她迅速收敛心神,将眼底的情绪尽数藏入深潭,脸上挂起恰到好处的、属于太平公主的程式化浅笑,起身整理了一下略显褶皱的裙裾,缓步相迎:“不知皇兄驾临,有失远迎,还望王兄恕罪。”

石重贵一身亲王常服,绛紫色袍服衬得他身姿愈发挺拔,金冠玉带,气度不凡。他迈步而入,脸上带着惯有的、看似温和的笑意,目光却如同实质般,瞬间便落在了石素月身上。

今日她未着繁复宫装,只一身简单的藕荷色窄袖襦裙,墨发用一根玉簪松松绾起,因长时间伏案,颊边不经意间沾了一小块墨迹,脂粉未施的脸上带着些许倦容,却反倒有种不同于盛装华服时的清丽与真实,宛如清水芙蓉,别有一番风致。

这模样,让他心头不受控制地又是一动,某种难以言说的渴望与占有欲悄然滋长。

“小妹何必如此多礼,快快请起。”石重贵虚扶一下,语气刻意放得亲近温和,“为兄刚处理完开封府几桩积压的案子,甚是烦闷,路过三司,想起你近日操劳,特来看看。瞧你,脸色似乎比前几日更差了些,可是公务太过繁重?这些账册琐事,交给下面的人去办便是,何须你事事亲力亲为?”

他言语间满是关切,目光扫过案头堆积如山的文书账册,更添几分毫不作伪的“心疼”之色。

石素月心中冷笑,面上却波澜不惊,语气疏离而客气:“劳皇兄挂心。三司事务关乎国计民生,本就繁杂琐碎,近日又逢西北军饷亟待拨付、漕帮辅助漕运后续事宜需核定章程,确实忙了些,不过尚可支撑。倒是王兄,执掌京畿,维系帝都安稳,责任重大,日理万机,才更应保重身体才是。”她巧妙地将话题引回石重贵身上,不着痕迹地拉开了距离。

石重贵仿佛浑然未觉她的疏远,自顾自地在旁边一张梨花木椅上坐下,接过侍女小绿奉上的茶,却并未饮用,只是握在手中,叹道:“小妹说的是啊,京畿之地,看似花团锦簇,实则鱼龙混杂,暗流汹涌。为兄每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唯恐有负父皇重托。”

他话锋微转,似是无意地提起,“说起来,近日开封府循例盘查,发现城中多了几支陌生的商队,虽路引文书一应俱全,货物也看似寻常,但为首之人眼神精悍,随从皆沉默寡言,纪律森严,不似寻常行商……总觉得,有些过于安静了,安静的让人不安。”

他说话时,目光状似随意地扫过石素月,实则密切留意着她最细微的反应。

石素月心中猛地一凛!陌生商队?眼神精悍?纪律森严?她立刻联想到小雪之前秘密汇报的,漕帮在城西赌坊附近发现的那几个形迹可疑、带有河北道口音的彪形大汉!

难道杨光远的人,已经化整为零,冒充商队,大量潜入汴梁了?!石重贵是确实发现了什么端倪,藉此提醒?还是仅仅作为开封尹,例行公事地抱怨?亦或是……更深的试探?

她面上不露分毫异色,只是端起自己那盏早已微凉的茶,轻轻抿了一口,借此掩饰瞬间的心潮起伏,随即放下茶盏,语气平淡地附和道:“王兄尽职尽责,明察秋毫,实乃汴梁百姓之福。既如此,加强各门盘查,仔细勘验便是。想来不过是些求财的商贾,在帝都天子脚下,想必也翻不起什么大浪。”

她轻描淡写,将此事定性为寻常治安问题,不欲在此事上多谈,以免引起石重贵更深的探究,打乱自己的部署。

石重贵见她反应如此平淡,眼神微不可察地闪动了一下,便也顺着她的话头,转了话题。他又开始嘘寒问暖,从“近日天气渐寒,小妹需注意添衣,莫要感染风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到“宫中御膳房新进了江南的时令点心,味道清甜,明日我让人送些到府上”,再到“听闻西苑梅花初绽,若有闲暇……”言语殷切,关怀备至,若是不知内情的外人看了,定会以为这是一位体贴入微的好兄长。

然而这番做派,只让石素月感到如坐针毡,心中厌烦更甚。她只得耐着性子,虚与委蛇,言语间滴水不漏,既不接受过分的好意,也不显得过于失礼,心中只盼他快点说完离开。

或许是石素月那份隐藏在客气与端庄下的淡漠与疏离,终于让石重贵感到了无趣,又或许他确实还有公务亟待处理,约莫枯坐了一炷香的功夫后,他终于起身告辞。

石素月暗松一口气,依礼送至衙门口。望着石重贵在随从簇拥下远去的背影,她脸上的浅笑瞬间冰消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深沉的凝重。

石重贵提及的“陌生商队”,像一根毒刺,扎进了她的心里,让她坐立难安。她立刻召来心腹侍女小雪,屏退左右。

“郑王方才提及,城中出现几支形迹可疑的陌生商队,为首者眼神精悍,随从纪律森严。”

石素月的声音压得极低,语速却很快,“我怀疑与漕帮之前发现的那伙人是一路的,很可能就是杨光远派来的死士!你立刻去联系王十三娘,让她动用一切能动用的关系,不惜一切代价,尽快查清这些商队的准确落脚点、人数、装备以及他们近日的动向!要快!必须在他们有所动作之前摸清底细!”

她预感极度不妙,杨光远绝不会坐以待毙,这些“商队”很可能就是他刺向汴梁心脏的毒牙!

“是!殿下!我马上去办!”小雪也意识到事态严重,脸色发白,领命后匆匆离去。

石素月独自站在值房窗前,望着窗外愈发阴沉的天色,心头如同压了巨石。她反复推演着各种可能,杨光远若真派死士潜入,目标会是谁?父皇?中枢重臣?还是制造混乱,里应外合?无论哪种,都将是滔天大祸!

然而,还没等漕帮的消息传来,变故就以最猛烈、最猝不及防的方式发生了!

就在石重贵来访后的第三天下午。原本只是阴沉的天空,骤然变了脸色。

乌云如同泼墨般滚滚而来,低垂得仿佛要触及汴梁城的朱雀门楼。闷雷在云层深处滚动,发出压抑的咆哮,一道道惨白的电光不时撕裂昏暗的天幕,狂风卷起地上的尘土和落叶,吹得行人衣衫猎猎,睁不开眼。一场罕见的暴雨,似乎顷刻间就要倾泻而下。

或许是因为这恶劣天气的缘故,也或许是连日来的表面平静麻痹了某些人的神经,汴梁城各处的守卫,尤其是靠近皇城的一些区域,巡弋的力度似乎比平日松懈了几分。

换岗的间隙被拉长,士兵们更多躲在门洞或岗哨里,望着天色咒骂,期盼着暴雨早点落下,也好早点结束这难熬的差事。

石素月因心中那股不祥的预感越来越强烈,提前处理完手头紧急的公务,婉拒了属官呈递的晚膳,正准备离开三司衙门返回公主府。

她刚在侍女小绿的陪同下走到衙门口,一阵极其尖锐、凄厉的喊杀声,混杂着兵刃剧烈撞击的铿锵声、垂死者的哀嚎以及惊恐到极点的尖叫声,如同地狱传来的丧钟,猛地从皇城方向炸响!

那声音是如此突兀,如此骇人,瞬间撕裂了汴梁城在暴风雨前短暂的、死寂般的宁静!

“怎么回事?!”

“哪里来的声音?!”

“是皇城!皇城方向!”

三司衙门口的胥吏、守卫顿时乱作一团,人人面色煞白,惊慌失措地眺望着皇城方向,有的甚至腿脚发软,瘫坐在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