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到五代十国当女帝》最新章节。

他低声自语,仿佛在分析一盘棋局。 “将军,我们……要不要动手?趁夜派人摸进去,把王栓柱弄出来?”副将试探地问。 “弄出来?”

石重贵瞥了他一眼,“弄出来然后呢?交给桑维翰?交给小妹?还是交给陛下?” 副将语塞。 石重贵冷冷一笑:“现在谁先动手,谁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刘处让巴不得有人去劫人,正好坐实对方‘做贼心虚、毁灭人证’的罪名。桑维翰他们不敢轻易动,也是投鼠忌器。”

“那我们就这么看着?” “看着?”石重贵转过身,目光深邃,“当然不。我们要等。” “等什么?” “等一个机会。等他们自己乱起来,等王栓柱自己崩溃,或者……等陛下失去耐心。”

石重贵缓缓道,“王栓柱是关键,但怎么用这个关键,大有学问。或许……让他意外地落到我们手里,比强行去抢,要好得多。” 副将似懂非懂。

石重贵不再解释,吩咐道:“让我们的人继续盯着,看得紧一点,但不要有任何动作。记录下所有靠近那别院的可疑人物。另外……想办法,给那王栓柱递点消息进去。”

“递消息?什么消息?” “就说……他的妹妹,好像生病了,病得很重。家里老人求告无门,很是凄惨。”石重贵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冰冷的残忍。

副将心中一寒,立刻领命:“是!” 石重贵看向皇宫的方向,目光幽深。乱吧,乱起来才好。只有水浑了,他这条潜藏的龙,才有机会攫取更多。小妹啊,你且看着,你是搅动不了这场风雨的。

小雪和小绿带回来的消息,都不容乐观。 别院守卫极其森严,外人难以靠近。阎至也传来口信,刘处让对王栓柱的看管滴水不漏,而且似乎因为魏州军的异动,其气焰更加嚣张,在核查中屡屡咄咄逼人。 而就在这时,我又接到了宫中召见的旨意。

怀着忐忑的心情,我再次踏入宫闱。不是在文德殿,而是在父皇日常处理政务的偏殿。 殿内只有父皇一人,他负手站在窗前,看着外面的雨幕,背影显得有些沉重和疲惫。

“儿臣参见父皇。” 石敬瑭缓缓转过身,脸上带着浓重的倦色,目光却依旧锐利:“月儿,三司的账,到底有没有问题?”

我深吸一口气,跪倒在地,声音清晰而坚定:“回父皇,三司所有账目,儿臣已反复核对,所有拨付往魏州的钱粮军械,皆账目清晰,流程完备,有据可查!绝无丝毫贪墨截留之事!”

“那魏州所言的亏空,以及那个人证……” “父皇!”我抬起头,目光坦诚地看着他,“账目清白,不等于途中无失,更不等于无人作伪!儿臣不敢妄言边军事务,但请父皇思量,若区区一场暴雨、一个小小队正便能隐瞒万匹绢帛的损失,那我朝纲纪何在?沿途州县、关卡勘验,岂非形同虚设?此其一。”

“其二,儿臣得知,核查之中,似发现魏州方面部分回执文书有疑点,正在详查。其三,”

我顿了顿,声音微沉,“如今魏州军马异动,流言四起,恰在此时旧事重提,咬定亏空……其未免太过巧合。儿臣恳请父皇,明察秋毫,勿使忠良蒙冤,亦勿使国库清白受损!” 我说完,深深叩首。

殿内一片寂静,只有窗外淅沥的雨声。 良久,石敬瑭才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情绪:“朕知道了。你起来吧。” 我站起身,垂首而立。

“月儿,”石敬瑭看着我,目光复杂,“你很好,比你许多兄长都要能干,也更要强。但这朝堂之事,水深浪急,有时并非黑白分明。朕……有朕的难处。”

我的心连忙说道, “儿臣明白。儿臣只愿为父皇分忧,守住国库钱粮,此乃国本。”

“嗯。”石敬瑭点点头,挥了挥手,“你去吧。账目之事,朕自有主张。”

“儿臣告退。”

当夜,关押王栓柱的别院。 一个被收买的、负责送饭的老仆,趁着守卫换岗的间隙,悄声对惶恐不安的王栓柱说了一句:“栓子,你娘托人带话,你妹病得厉害,没钱抓药,哭着想见你最后一面……”

这句话,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瞬间击溃了王栓柱的心理防线! 家人!他的家人果然出事了!刘处让答应过保护好他家人的!他们骗了他!杨光远骗了他! 巨大的恐惧和悔恨淹没了他。

他仿佛看到妹妹奄奄一息的模样,看到父母绝望的眼泪。他完了,他的家也完了! 不行!不能这样!

就在他几乎要崩溃大叫的时候,那老仆又极快地塞给他一小块硬物,低声道:“想活命,想救你家人,找机会把这个扔出墙外……”

王栓柱下意识地攥紧那东西,那是一块普通的鹅卵石,但上面似乎用刀刻了一个模糊的“金”字。 金?金吾卫? 王栓柱的心脏狂跳起来。金吾卫?他……他能救自己?能救家人?

绝望之中,他看到了一根细微的稻草。他死死攥着那块石头,如同攥着救命符,眼中重新燃起一丝疯狂的、求生的光芒。

而这一切,都被隐藏在远处阴影中的金吾卫暗哨,清晰地看在了眼里。消息很快传回了石重贵耳中。

石重贵听完汇报,只是淡淡一笑:“鱼饵已经撒下,就看鱼什么时候咬钩了。继续盯着,等。” 他现在需要的,是一个“意外”。一个让王栓柱“恰好”落入他手中的“意外”。

风雨如晦,汴梁城的这个秋夜,无数人心怀鬼胎,无数双眼睛盯着西郊那处不起眼的别院。

王栓柱,这个小小的队正,在恐惧与希望的煎熬中,等待着未知的命运。他手中的那块鹅卵石,冰冷而粗糙,却仿佛重逾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