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家书万金(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征途与山河》最新章节。

邮递员在知青点外一声嘹亮的:

“苏婉宁,盖章!”

打破了晌午的宁静。

是一个厚厚的牛皮纸信封。

信封上的字迹,清瘦峻拔,力透纸背,带着历经岁月洗礼而不折的风骨——是姥姥的字!

苏婉宁的心猛地一跳,双手在粗布裤子上擦了擦,才郑重地接过。信封入手微沉,仿佛承载着千钧重量。

她几乎是跑回了宿舍,寻了个无人的角落,背对着喧闹的世界,小心翼翼地拆开。

里面是厚厚一沓信纸,最上面还有一个小一些的、用软纸仔细包裹的东西。

她深吸一口气,展开了姥姥的信。

“宁儿,见字如面。

汝信已至,展信反复,阅之再三。字里行间,吾欣慰亦心酸。

欣慰者,吾家宁儿似一夜长大,稚气褪尽,目光已及远方;心酸者,成长之代价,必是独自咽下之苦楚,姥姥恨不能以身代之。”

开篇寥寥数语,苏婉宁的视线便瞬间模糊了。

姥姥什么都懂。

她以为自己掩饰得很好,那份历经世事的通透,却早已穿透纸背,洞察了她重生灵魂下的所有震动与艰辛。

“汝提及太姥爷残墨,提及我整理数据之旧事,提及汝母绘制蓝图之专注……宁儿,你能看到这些,姥姥心甚慰之。

周家与苏家,所求从非显赫声名,乃是‘传承’二字。太姥爷殉道于烽火,是为传承科学之火种;汝母埋首于案牍,是为传承勘探山河之志;即便姥姥我,一生执教,所传亦是文明与风骨。

此传承,非是枷锁,责令你必须成就何等伟业;而是根基,是血脉里流淌的、让你在任何境地都能挺直脊梁的不屈之力。

你能于北地自省,能于劳作艰辛中重拾书本,此举本身,便已不负传承。无论高考成与不成,汝已寻回根本,姥姥为你骄傲。”

看到这里,苏婉宁的泪水终于无声滑落,滴在信纸上,晕开一小片湿润的墨迹。

那压在心头的、因家族荣耀而生的沉重愧疚,仿佛被姥姥温柔而有力的话语悄然化解,转化为一种更为坚实、更为温暖的力量。

“汝母阅信后,沉默良久。次日,我见她从箱底重新取出了那只木匣,对着那块‘蓝金石’出神了半日。你之言,如投石入湖,已在她心中泛起涟漪。她之道路,需其自行悟得,勿需过于忧心。”

母亲的心结,非一日可解。但姥姥带来的消息,已是最好的开端。

“另,汝信中提到温习数理,所需甚切。随信附上你太姥爷手书《格物拾遗》残卷影印副本数页,及我与你母亲连夜整理抄录的一些数理笔记与习题。

江南大学图书馆近日清理旧藏,我借机寻得些许,或于你有益。知识无界,盼你如饥似渴,但亦需谨记,张弛有度,身体为要。”

苏婉宁连忙展开那个软纸包。里面是十几页泛黄脆弱的纸张影印件,上面是太姥爷流畅而严谨的笔迹,皆是关于物理现象的思考与推演。

另外还有厚厚一叠崭新的稿纸,上面是母亲清秀而精准的笔迹,抄录着公式、定理以及典型的例题解析!

这不仅仅是复习资料,这是跨越时空、凝聚着三代人心血的馈赠!

信的结尾,姥姥的笔迹愈发沉稳:

“北地艰苦,望你添衣饱暖,善自珍摄。前路漫漫,无论荆棘亦或坦途,记得回首,江南老家,灯烛长明,永为你留。

姥姥:周怀玉 字”

苏婉宁将信纸和那些珍贵的资料紧紧抱在胸前,仿佛能感受到来自江南的温暖与力量。

她心中燃起了一团永不熄灭的火。

这团火,由她重生的意志点燃,被姥姥的信悉心守护,被家族的传承注入不竭的燃料。

她知道,她不再是孤身奋战。

她的高考之路,从此连接上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家族史诗。

而她,必将在这史诗中,写下属于苏婉宁的、无愧于心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