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夜路怪谈(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夜半鬼语录》最新章节。
“完了,这下连一点光亮都没了。”秀英绝望地说。
就在此时,他们听到前方传来微弱的人声。两人顿时精神一振,循声走去。转过一个弯,看见远处有一点晃动的光亮,像是手电筒或灯笼。
“有人!有人!”秀英几乎要哭出来,激动地拉着丈夫向前走。
张光能却突然停下脚步,皱起眉头:“这大半夜的,谁会在这荒山野岭打灯笼?”
“可能是附近村子的人呢?我们去问问路,或者至少借个光亮。”秀英已经向前走去。
张光能只好跟上,但心中的不安越来越强烈。那光亮似乎在不远不近的地方移动,始终与他们保持一定距离。更奇怪的是,持光亮的人似乎没有发出任何脚步声。
秀英喊了几声:“前面的大哥大姐,等等我们!”
光亮突然停住了,然后缓缓转向他们。在黑暗中,他们勉强能看出那似乎是个提着灯笼的人形,但面目模糊不清。
“怪事,”张光能小声嘀咕,“这年头谁还用灯笼?”
他正要喊话询问,却突然注意到那“人”的站立姿势有些奇怪,身体似乎有些过于前倾,而且灯笼提得很低,几乎擦着地面。
“别过去!”张光能突然拉住妻子,一种本能的恐惧让他浑身汗毛直立。
“为什么?好不容易遇到个人...”秀英不解地问。
就在此时,那提灯笼的“人”突然向前移动了一截,速度快得不正常,几乎像是飘过来的。两人同时倒吸一口凉气,终于看清了那根本不是人——灯笼下面空荡荡的,没有任何肢体支撑,就像是悬空漂浮在那里!
秀英尖叫一声,差点晕厥过去。张光能也吓得魂飞魄散,拉起妻子就往回跑。他们不顾一切地狂奔,完全顾不上脚下的路坎坷不平。
跑了不知多久,两人累得气喘吁吁,终于停下来回头张望。那诡异的灯笼光亮没有跟来,四周又是一片漆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那是什么东西?”秀英颤抖着问,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张光能摇头,心脏仍在狂跳:“不知道,但肯定不是好东西。”
他们发现自己完全迷失了方向,不知身在何处。四周是密密的树林,连那条灰白的山路也看不见了。
“我们完了,我们走不出去了。”秀英绝望地蹲在地上哭泣。
张光能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他想起老人说过,遇到邪门的事要沉着气,越是害怕越容易中邪。他扶起妻子,努力辨认方向。
“看,”他突然指着远处,“那边好像有灯光!”
秀英抬头望去,果然在很远的地方似乎有微弱的灯光闪烁,不像刚才那诡异的灯笼,更像是电灯的光亮。
“可能是村子!我们往那边走。”张光能重新燃起希望。
两人相互搀扶着向灯光方向走去。树林越来越密,根本没有路,他们只能在树丛中艰难穿行。衣服被树枝刮破,手上脸上也划出了血痕,但求生的欲望支撑着他们前行。
走了约莫半小时,他们突然听到潺潺水声。顺着声音走去,发现是一条小溪在月光下闪着微弱的光。
“我知道这是哪儿了!”张光能突然兴奋起来,“这是黑水溪的上游,离咱们村只有五里地了!沿着溪往下走就能到家!”
秀英几乎要跪地感谢老天爷。两人精神大振,沿着溪流向下游走去。果然,越走越熟悉,溪旁渐渐出现了他们认识的土地。
又走了半个多小时,远处出现了真正的村庄灯火。两人几乎要哭出来,加快脚步向村子走去。
终于,他们踏上了熟悉的村路。几家窗户还亮着灯,犬吠声响起,有人声传来——这一切平常的声音此刻听起来如此亲切美好。
回到家门口,张光能掏出钥匙的手还在发抖。打开门,拉亮电灯,温暖的灯光照亮整个屋子,两人这才真正松了一口气,瘫坐在椅子上。
“以后再也不走夜路了。”秀英心有余悸地说。
张光能点点头,起身准备倒水喝。就在这时,他的目光落在窗户外面的院墙上,顿时浑身冰凉——院墙上不知被谁用白色的东西画了一个奇怪的符号,看起来像是一盏灯笼的形状。
他猛地想起老人说过的一个传说:山里的东西有时会做标记,表示这户人家已经被它看中了...
秀英见丈夫脸色惨白,顺着他的目光看向窗外,也看到了那个符号。两人对视一眼,心中的恐惧重新涌起,比在山中时更甚。
这一夜,家里的灯再没有熄灭。
黎明终于到来,第一缕阳光洒在山村之上,驱散了夜的阴霾。鸡鸣声此起彼伏,炊烟再次从烟囱中升起,新的一天开始了。
张光能一夜未眠,眼下带着浓重的黑眼圈。他推开房门,晨光刺得他眯起眼睛。院墙上的那个白色符号在阳光下显得平淡无奇,甚至可能是哪个顽童的涂鸦。
然而当他走近仔细查看时,却发现那并非粉笔或油漆所画,而是一种奇怪的粘液,已经半干,散发出淡淡的土腥味。张光能用树枝刮下一点凑近闻了闻,那气味让他立刻想起昨夜山中的泥土和落叶。
秀英也走出门来,看到丈夫在查看那符号,不由得紧张起来:“是什么?”
张光能摇摇头,没有回答,而是拿起扫帚试图将符号擦掉。奇怪的是,那粘液异常顽固,怎么也擦不干净,反而在墙上留下更大一片污迹。
“我去找王半仙来看看。”张光能最终放弃努力,决定求助村里懂这些事的老人。
王半仙年近八十,是村里最年长的人,据说懂得许多古老的门道。他跟着张光能来到院墙前,只看了一眼就脸色大变。
“这是山魈标记,”王半仙压低声音,“你们昨晚肯定撞见什么了。”
张光能简单讲述了昨夜的经历,王半仙听得连连摇头。
“幸好你们跑得快,”老人说,“那提灯笼的不是实体,是山魈放的引路灯,专门引诱夜行人迷路的。它标记你家,意思是你们已经被它记住了。”
秀英吓得脸色发白:“那怎么办?”
王半仙安慰道:“有办法。今晚我在院里做法事,你们准备三牲祭品,再备些纸钱。山魈贪嘴,吃饱拿足了就不会来找麻烦了。”
按照王半仙的指示,张光能准备了祭品。夜幕降临时,王半仙在院中摆开阵势,焚香念咒,烧了许多纸钱,最后将祭品摆在院门口。
这一夜,夫妻二人再次无眠,但院外静悄悄的,什么异常也没有发生。
第二天一早,院门口的祭品不见了,院墙上的符号也神奇地消失了,仿佛从未存在过。
日子一天天过去,再没有怪事发生。但张光能和秀英从此再也不敢夜行山路。即使白天路过那段路,也总会加快车速,心中惴惴不安。
有时张光能会想,那晚他们到底遇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精怪,还是深夜山林引发的幻觉?或许永远没有答案。但他知道,在那片美丽的山野之中,存在着人类无法理解的领域,那是古老传说与自然神秘交织的领域,最好敬而远之。
山村依旧宁静美丽,夕阳下的山路依然如镀金的巨蟒盘踞山间。只是每当夜幕降临,灯光亮起,村民们都会紧闭门窗,不再好奇黑夜中的声响与光影。
因为每个人都知道,在这片土地的夜色中,有些东西最好不去看见,不去听见,不去知晓。人类只是这片古老山林的短暂访客,而有些存在,比人类在这里扎根得更深,更久远。
黑暗中有许多未知,而智慧在于承认有些门不应被打开,有些路不应在夜间行走,有些光亮不应跟随。
山村保持着它的秘密,一如千百年来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