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都市里的送鬼(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夜半鬼语录》最新章节。

夏日的黄昏总是来得迟缓,夕阳像一颗熟透的柿子,悬挂在城市西边的高楼之间,将整座城市染成橘红色。刘雪站在儿童医院七楼的窗边,望着窗外渐渐亮起的霓虹灯,第一次觉得这座生活了三十年的城市如此陌生而冰冷。

三天了,小晴已经昏迷整整三天。

刘雪转过身,望向病床上安静躺着的女儿。七岁的小晴脸色苍白如纸,长长的睫毛在脸颊上投下两片阴影,若不是监护仪上跳动的数字,几乎看不出生命迹象。医生们束手无策,各项检查都显示小晴的身体机能完全正常,就像只是睡着了。

但刘雪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

她颤抖着手打开小晴的背包,第三次检查里面的物品。粉色水壶、半包吃剩的饼干、印着卡通图案的纸巾,还有那部儿童手机。刘雪点开相册,手指在屏幕上滑动,停在了最后一张照片上。

那是三天前在"幻梦乐园"旋转木马前拍的照片。照片里的小晴笑容灿烂,穿着最喜欢的黄色连衣裙,背景是色彩斑斓的旋转木马。但刘雪每次看这张照片,都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她放大照片,仔细观察旋转木马的镜面装饰,那里似乎有一个模糊的人影,不像是游客的倒影。

人影穿着一件红色衣服。

刘雪猛地锁上手机屏幕,心跳如鼓。她想起三天前从游乐场回家的路上,小晴突然说冷,接着就开始发高烧,还没到家就陷入了昏迷。当时她以为只是普通感冒,直到医院检查不出任何问题,她才开始怀疑其他可能性。

"妈,我可能得请你来一趟了。"刘雪拨通了乡下母亲的电话,声音里带着压抑的哭腔。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是母亲沙哑的声音:"孩子中邪了?"

刘雪没有回答,但她的沉默已经说明一切。母亲叹了口气:"我明天一早就到,你准备红绳、白蜡烛、一面小镜子和一只活公鸡。记住,公鸡要纯黑的,一根杂毛都不能有。"

挂断电话,刘雪望着窗外的夜色,第一次感到一种超越医学解释的恐惧正悄然逼近。

第二天中午,刘雪在火车站接到了母亲。老太太七十多岁,身材瘦小,背却挺得笔直,手里提着一个陈旧的木箱子,上面雕刻着古怪的花纹。刘雪小时候见过这个箱子,母亲称之为"送鬼箱",里面装着各种她看不懂的法器。

"先去医院看看孩子。"母亲没有寒暄,直奔主题。

病房里,母亲站在小晴床前,伸出布满皱纹的手轻轻抚摸外孙女的脸颊,然后翻开她的眼皮看了看。刘雪注意到母亲的脸色越来越凝重。

"不是普通的鬼上身,"母亲低声说,"这孩子魂魄被勾走了一部分,得赶紧找回来。"

刘雪想问更多,但母亲已经打开木箱,取出一把铜钱串成的剑和几张黄纸符咒。"今晚在你家做法事,医院阴气太重,不适合送鬼。"

办理出院手续时,医生再三警告小晴的情况不适合离开医院,但刘雪坚持要带女儿回家。她知道,有些事现代医学无法解释,而母亲的古老方法可能是唯一的希望。

夜幕降临,刘雪按照母亲的指示,将客厅清空,只在中央放了一张矮桌。母亲从木箱中取出七根白色蜡烛,在桌上摆成北斗七星的形状,又在四个角落各点上一根红蜡烛。那只黑公鸡被拴在门边,不安地来回走动。

"把孩子的床搬到客厅来,头朝南,脚朝北。"母亲指挥道。

刘雪吃力地将小晴的床推到指定位置。小晴依然昏迷不醒,呼吸微弱而平稳,像是陷入了一个无法醒来的梦境。

母亲取出一卷红线,开始在小晴手腕和脚踝上缠绕,嘴里念念有词。刘雪认出那是家乡的古老方言,一种近乎失传的驱邪咒语。随着咒语的进行,房间里的温度似乎开始下降,刘雪感到一阵寒意爬上脊背。

"去把窗帘都拉上,所有镜子都盖上布。"母亲头也不抬地吩咐。

刘雪照做后回到客厅,发现母亲已经点燃了桌上的白蜡烛。奇怪的是,烛火不是常见的橙黄色,而是一种近乎透明的蓝色,静静地燃烧着,没有一丝晃动,尽管窗户已经关严。

母亲让小晴平躺在床上,在她胸口放了一面小铜镜,然后开始用铜钱剑在空中划出复杂的图案。刘雪站在一旁,心跳加速,手心渗出冷汗。她从小就知道母亲有些特殊的能力,但亲眼目睹这种仪式还是第一次。

突然,黑公鸡发出一声尖锐的啼叫,打破了房间里的寂静。母亲的动作停顿了一下,脸色变得更加严肃。

"它来了。"母亲低声说。

刘雪感到一阵恶寒,环顾四周却什么也没看到。但空气中的压迫感确实增强了,仿佛有什么无形的东西正在房间里聚集。

母亲加快念咒的速度,声音越来越急促。桌上的蜡烛火焰突然剧烈摇晃起来,由蓝转绿,发出诡异的绿光。小晴的身体开始轻微抽搐,嘴里发出模糊的呻吟,但眼睛仍然紧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按住她的脚!"母亲命令道。

刘雪赶紧上前按住小晴的脚踝,触手冰凉得不似活人。就在这时,她看到小晴胸口的小铜镜上浮现出一张模糊的脸——一张不属于小晴的脸。那张脸苍白扭曲,眼睛是两个黑洞,嘴巴大张着,像是在无声地尖叫。

刘雪差点松手,但母亲的呵斥让她回过神来:"别松手!它在挣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