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那年夏天特别热(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夜半鬼语录》最新章节。

蒋琴抄起门边的铁锹,蹑手蹑脚地绕到屋后。井台在月光下泛着青白的光,辘轳上缠着的麻绳不知何时松开了,绳头垂进黑黢黢的井口,还在微微晃动。

她屏住呼吸凑近井沿。井水映着破碎的月光,水面漂浮着什么东西——是她的蓝布衫,湿漉漉地摊开在水面上,像具被剥下的人皮。

"啊!"蒋琴倒退两步,铁锹"咣当"砸在石板上。屋里立刻传来婆婆的呼唤:"琴啊?大半夜的闹啥呢?"

再回头看时,井水已经恢复平静,蓝布衫消失得无影无踪。蒋琴瘫坐在井台边,发现掌心不知何时被指甲掐出了四个月牙形的血痕。

第二天蒋琴发起了高烧。婆婆翻箱倒柜找出去年的退热药,逼着她灌下两碗苦得舌根发麻的汤药。昏昏沉沉间,她听见婆婆在院里跟人说话:"...怕是撞客了...得去请马仙姑..."

"别!"蒋琴挣扎着爬起来,冷汗浸透了小褂,"我没事,就是夜里着凉..."

她不敢说自己看见了什么。在这个闭塞的小村庄,被贴上"招邪"标签的女人会永远活在指指点点中。何况丈夫年底就要回来,她不能让家里沾上晦气。

烧退后,蒋琴变得异常警惕。她不再去河边洗衣,改用村口的老井;天黑前必定锁好院门,睡前检查每扇窗户;还在门楣上挂了陈老汉给的桃木片,据说能挡煞气。然而越是防备,怪事越是层出不穷——米缸里的新米莫名发霉,梳妆匣里的银簪不翼而飞,半夜总有指甲刮擦门板的声响。

最可怕的是某个没有月亮的夜晚。蒋琴被一阵奇怪的"咯吱"声惊醒,睁眼看见婆婆的床铺空着。她提着油灯寻到后院,骇然发现老人正背对着她站在井台边,枯瘦的手抓着辘轳的摇把,一下一下地转动着。

"娘!"蒋琴失声叫道。婆婆缓缓回头,月光下那张布满皱纹的脸呈现出诡异的青灰色,嘴角咧开的弧度远超常人所能及的范围。更可怕的是,老人转头的动作——正常人转头时肩膀会随之转动,而婆婆的头颅却像安在轴上的木偶般,硬生生扭了一百八十度。

油灯"啪"地掉在地上。黑暗吞没视线的瞬间,蒋琴听见井里传来"哗啦"的水声,像是有什么东西正顺着湿漉漉的井壁往上爬...

当蒋琴再次恢复意识时,发现自己躺在堂屋的竹床上。婆婆好端端地坐在灶前烧火,仿佛昨夜的一切都是噩梦。

"你晕在院里了。"婆婆往灶膛添了把柴火,"请了赤脚李来看,说是气血两虚。"老人顿了顿,浑浊的眼珠转向儿媳,"琴啊,你最近老说胡话,是不是..."

蒋琴突然明白了什么。她强撑着爬起来,跌跌撞撞地跑到后院。井台上积着层薄薄的淤泥,几个清晰的脚印从井边一直延伸到婆婆的卧房——那些脚印只有前半截,像是有人踮着脚走路。

当天下午,蒋琴去了趟镇上。她没找神婆,而是拐进了卫生院。白大褂听完描述后推了推眼镜:"梦游症,老年人常见。最好睡前锁好门窗,有条件的话带患者做个全面检查。"

回村的路上,蒋琴特意绕到河湾。陈老汉的茅屋门窗紧闭,门前积着厚厚的落叶。隔壁放鸭子的孩子告诉她,老汉三天前就去了闺女家,说是腰疼病犯了。

夕阳西沉时,蒋琴站在河边发呆。水面泛着金红的光晕,几片落叶打着旋儿漂向远方。她突然意识到,所有怪事都发生在自己疲惫不堪的黄昏时分,而所谓的灵异现象,或许只是过度劳累产生的幻觉,加上婆婆的梦游症造成的误会。

那天之后,蒋琴调整了作息。她不再贪晚干活,每天日落前就收工回家;请张婶帮忙照看婆婆,自己去卫生院拿了安神的药;还咬牙买了把新锁,每晚睡前仔细检查门窗。

渐渐地,怪事少了。水缸不再出现异物,井水恢复清澈,连黑子的胃口都好了起来。只有一样东西始终没找回来——那件消失的蓝布衫。

秋收过后,丈夫从城里回来。蒋琴在饭桌上说起夏天的怪事,男人笑得喷饭:"准是哪个缺德鬼偷了衣裳,其他都是你自己吓自己。"他神秘兮兮地从行李里掏出个纸包,"看,给你扯了新料子,比那件蓝的鲜亮多了。"

夜深人静时,蒋琴偶尔还会想起那些诡异的夜晚。有次她忍不住问丈夫:"你信不信世上有鬼?"

男人鼾声如雷,梦里含混地嘟囔:"鬼怕恶人...咱行得..."

窗外,河水流淌的声音隐约可闻。蒋琴望着熟睡的丈夫,突然觉得夏天经历的一切都像场荒诞的梦。只有后院的井台,那些踮着脚的脚印留下的凹痕,在月光下依然清晰可见。

后来村里修了自来水,那口老井被封了起来。蒋琴再没提起那个夏天的事,只是每年清明,她都会在院角烧些纸钱。火苗蹿起时,她总错觉听见井底传来细微的水声,像是某种东西正缓缓沉入水底。

河水依旧日夜流淌,带走了一个又一个荒诞离奇的传说。河边村的人们照常生活,在日升月落中,将那些无法解释的怪事,统统归结为"那年夏天特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