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额仁塔拉的春雪(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钢铁的洪流滚滚向前》最新章节。
天启三年三月二十五日上午,漠南草原深处的额仁塔拉飘起了细碎的雪花。
春寒料峭,小雪纷纷扬扬,将整个辉腾军营地笼罩在一片朦胧的静谧之中。
因天气缘故,今日所有户外劳作暂停,全员休整。
居住区内,一座座厚实的毡帐和新建的木屋顶上积了薄薄一层雪。
帐篷里却暖意融融,人声依稀可闻。
大部分的成年劳工们盘腿坐在毛毡上,
或跟着认字的同伴,或用树枝在沙盘上,
一笔一画地学着汉字,不时传出低声的讨论和纠正声。
还有一些人则在练习简单的算数,清点着木筹,每个人的表情都很专注。
妇女们聚集在几顶较大的帐篷里,忙着手里的活计。
她们不是在缝补破烂,而是在改制衣服,
统一发放的过于宽大不合身的军服,按照样式进行裁剪改小。
另一些手艺好的,则参照着钟擎提供的简单图样,
用柔软的皮子制作手套、皮帽和护膝。
帐篷一角,还有几位老人熟练地用纺锤捻着羊毛线,
或者操作着简陋的纺车纺毛线,为织造更厚实的衣物做准备。
老人们也没闲着,他们或在帐篷口,或在专门的手工作坊区,
三五成群地编织着粗细不一的毛绳,或者用马鬃、牛毛搓制更结实的绳索,这些都是日常和行军必备的物资。
还有一些老匠人,则在仔细地修理着破损的马鞍、马具和笼头,每一处修补都透着认真。
营地中央区域,几个巨大的烟囱冒着袅袅青烟。
伙食单位已经根据分工和人员性质分成了好几处。
最大的普通成员伙房里,香气弥漫,
大锅里熬煮着混有肉干和野菜的稠粥,另一侧,一些妇人正在加工奶食,
制作奶酪、奶皮子,发酵着酸奶。
旁边的军队专用伙房则更注重效率,正在按份分配食物,
并为可能的值守人员准备便携干粮。
稍远些的劳工伙食点,也在紧张地准备着足够数千人食量的饭食,几口大锅前热气腾腾。
营地东侧,几间更大的帐篷充当了临时学校。
里面传来了孩子们参差不齐的读书声。
学校按年龄分了大、中、小三个班。
考虑到全军四千多人的规模,适龄学童约有六百余人。
小班的娃娃们跟着年轻的教员咿呀学语,认着简单的字块;
中班的孩子在练习写字;
大班的孩子则已经开始学习更复杂的文章和算术。
担任教员的,正是最早那批被集中文化培训的蒙古少男少女,他们现在已能胜任基础教学工作。
营地边缘安静的医务所里,炉火生得暖和。
刘郎中正利用这难得的闲暇,给几个悟性不错的弟子讲授中医理论,
面前摊开着几本医书,偶尔拿起草药实物讲解。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药味。
就连营地边缘的铁匠铺、木匠作坊区域,也并未因小雪而完全沉寂。
虽然大规模打造暂停,但一些修缮工作和零碎活计仍在继续,
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和拉锯声不时响起,为这雪日的营地增添了几分生气。
整个额仁塔拉营地,在这春雪之日,呈现出一种繁忙过后的有序休整和积蓄力量的景象。
每一个人,无论男女老幼,似乎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为这个新生的集体贡献着一份力量。
额仁塔拉营地西北方向,那片被开垦出的广阔农田边缘,
五十名由昂格尔带领的少年也并未因雪天而真正闲下来。
他们同样牢记着大当家的嘱咐,天气恶劣时绝不强行劳作,因此今日的开垦作业已然暂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